张宗宪其人其事 ——张宗宪收藏十全十美

赵榆  来源:《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二十年 下册》 发表时间:2016-10-30

摘要:张宗宪先生,人们亦称他“罗伯特张”,是一位在中国香港、台湾、内地乃至世界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都享誉极高的大家,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等多家著名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对中国文博事业和艺术品拍卖市场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极富传奇性的浪漫精彩的人生,也在业内广为流传。

张宗宪先生,人们亦称他“罗伯特张”,是一位在中国香港、台湾、内地乃至世界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都享誉极高的大家,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等多家著名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对中国文博事业和艺术品拍卖市场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极富传奇性的浪漫精彩的人生,也在业内广为流传。

张宗宪.jpg

出身古董世家

张宗宪为江苏苏州人。张氏为苏州望族,其祖父张揖如,号西桥,原籍江苏武进,为近世竹刻巨擘,与江南和沪上金石书画名家俱善,尤善扇骨微刻,缩写金石,每以阳文刻至数百字;字文如胡麻,鬼斧神工,称誉于时,其工超乎匠艺,具有书画意境,深获吴昌硕、褚德彝等同道称赞。其父亲张仲英,为上海滩古董界翘楚,在五马路开设“众珍斋”古玩、珠宝行,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大店铺,经营项目以明清官窑为主,兼营古玩、金石、书画。张仲英18岁当掌柜,鉴别文物眼力极佳,就连古玩商仇焱之也自称晚辈,经常到“众珍斋”购货。有一次仇焱之带着英国大街德爵士到“众珍斋”,一次就买走3万银元货物。

张宗宪于1928年出生,自幼天资聪慧,再加上家学渊源,从小就与古董打交道,耳濡目染,幼小就显露出识别古物的才华,十几岁开始就能到北平古玩市场进货。张宗宪先从事陶瓷珠宝,取得成就,渐进入书画艺术,皆为其父、其祖家传之使然。1948年解放战争如火如荼,20岁的张宗宪离开上海,只身到了香港,从此踏上了漫长的漂泊人生的奋斗之路。

初到港一只鼻烟壶只卖七毛钱

张宗宪离开上海时,张仲英老先生叮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此次香港远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可是一到香港,这个浪荡公子,才知道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日难。按他自己笑谈当时的情形:出家人“四大皆空”,我来香港时是“六大皆空”:“没有钱、不会讲广东话、不会说英语、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老婆。”香港的嚤啰街那时还是所谓的“猫街”,意思是只卖偷来的小东西。那时一天的饭钱要一块钱,一天两餐,每餐五毛钱。张宗宪想拿身边的鼻烟壶换钱,商家只愿给8毛钱,见他嫌少,建议拿到九龙试试看。结果,张宗宪花了1毛钱搭船过海,对方才估7毛钱,真是得不偿失。

不过,初到香港,张宗宪并未从事古董生意,而是经营服装,到1951年才正式开设自己的古董店“永元行”。“永元行”起初开设在港岛坚道,后来搬到云咸街,再搬到九龙汉口道(金石行)。买卖越做越大,后来陆续在旧海运大厦开了两个首饰店、一个古董店,还在加拿芬道开店,前前后后开了不少古董店和首饰店。

第一桶金

开始开设古玩店是很艰难的。20世纪40年代末,北京的旧王孙、上海的昔日收藏家纷纷避居香港,香港顿时成了中国文物流通的重镇,20岁出头的张宗宪幸运地赶上这波浪头。做古董生意需要本钱,幸运之星又降临到张宗宪身旁。当时北方来了一个梁雪庄(三爷),梁三爷对他颇为赏识,于是张宗宪鼓起勇气开口借钱。梁三爷沉吟半晌,告诉他,他向来不借钱给人,要么以金子为计量单位,借金子还金子,不管日后金价如何,都按金价还清。张宗宪知道这是梁三爷给他的最大面子。但是,当时战乱带来的通货膨胀,钱会贬值,金子可不会贬值,借金子会有风险的。面临重要关口的张宗宪无他选择,硬着头皮向梁三爷借了10两金子,当时10两金子约合2700元港币。孤注一掷的张宗宪,立刻与在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工作的父亲接上线,汇去港币3000元,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发来一批旧工艺品,这批货旗开得胜,很快就卖出去80%,收款一万港元,还清了梁三爷的借款。这就是张宗宪在香港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他时来运转的开始。

张宗宪在香港经营古玩以后,由于货物全,品种多,质量精,信誉好,每天客户盈门。他父亲的朋友仇焱之,几乎天天都到他的店里来,而且每次都要买一两件东西才走。著名古玩店“暂得楼”主人胡慧春,“天民楼”主人葛士翘、金才记等都是常客,可谓买卖兴隆。

张宗宪。.jpg

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香港人

精明的张宗宪及时发现,想要在文物收藏和拍卖上得到更大的发展,固守香港是不行的,必须走出去,闯荡世界。1976年,张宗宪来到台湾,那时的台湾对于古董文物的认识还未上轨道,但他结识了一批企业界的精英,为以后的发展做了铺垫。1968年他首次参加伦敦的拍卖会,当时这是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香港人!从此张宗宪也就开始了他坐着飞机,穿梭于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之间,赶赴苏富比、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拍卖会的奔波生活。由于很多时间都是在飞机上云海间度过的,因此把自己称为“云海阁主”。

张宗宪凭借对于文物鉴别的高超眼力,以及经营上超人的智慧,赢得国际收藏家信赖和尊重。他在经营好自己店铺的同时,还经常受人之托,帮助一些收藏家购买文物。1989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650万元港币,帮台北鸿禧美术馆创办人张添根购得清雍正珐琅彩芙蓉芦雁杯,当时创下清代瓷器最高纪录。除此之外,还为著名收藏家蔡辰男、陈启斌等买到很多珍贵藏品。90年代以后,张宗宪便甚少为他人竞标,而是以收藏家的身份驰骋在拍场。

经手瓷器万千,收藏“十全十美”

张宗宪的成功还表现在他的收藏上。首先是瓷器收藏。几十年经手经眼的古陶瓷珍品超逾千万,凭借精锐眼力,经营割爱之余,贮诸“云海阁”中的精品仍逾数百件。张宗宪对于瓷器的收藏标准是追求“十全十美”,这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1992年,他遴选藏品118件,在英国伦敦举办“张宗宪中国陶瓷收藏精品展”。展品中宋定窑刻莲花盘、宋龙泉官窑弦纹三足炉、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等,尽显宋代五大名窑之精华。明永乐青花葡萄纹大盘、明宣德青花带暗花双凤缠枝莲魬盘、明成化青花缠枝莲月梅纹诸葛碗、明正德青花蕃莲龙纹盘、明正德珊瑚红釉渣斗、明嘉靖青花云龙半高足碗、明弘治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明万历五彩龙凤纹八楞盖缸等,展现了明代官窑瓷器之辉煌。清康熙五彩花乌矾红百蝠暗笼盘、清雍正胭脂红碗、清乾隆仿红雕漆人物山水图盒、清嘉庆珊瑚地五彩描金婴戏图碗、清道光斗彩莲塘鸳鸯墩式碗等,件件精妙绝伦。特别是清乾隆珐琅彩桃柳争春双燕图碗,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古月轩彩瓷,世间极其难觅,现在仅有故宫、英国伦敦大街德基金会、台北鸿禧美术馆各有一件。张宗宪这件的题诗,寓意科举高中而归,更加讨人喜爱。这次收藏展,使得西方民众欣赏到中国瓷器的进步与发展。展览以后编辑出版了《云海阁藏中国陶瓷精品》一书,影响极大。

张宗宪1.jpg

书画“真、精、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宗宪兴趣渐次趋向中国书画。心慕手追,以其可贵的毅力,十几年间终有斩获,经手经眼近现代名作何止千百,贮诸“云海阁”中。他收藏中国书画的标准是“真、精、新”,这又是书画收藏的最高境界。

他在书画界交结的朋友有画家、鉴定家、理论家、书画商高手。他的每件藏品入围之前,都要征求每个朋友的意见,以保证每幅作品都是画家的真迹、精品、完整如新。此外,为了有别于他人的收藏,有时不追求作品的新奇。

20026月,他在上海举办“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展品有208幅,其中齐白石作品108幅,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等17位名家100幅。

齐白石是一位多能画家,展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书法等。展品的形式包括立轴、横幅、镜心、局面、四屏。其中《写剧图》、《柳牛图》皆为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卖图录的封面。镜心《苍蝇》,画幅仅2平方寸,为齐白石最小的画作。横幅《虎》,画幅8平方尺,为齐白石画的最大的虎。立轴《龙》,是齐白石为北洋政府大总统曹锟所绘的仅有的龙的题材。《篆书中堂》为18平方尺,是齐白石最大的书法作品。镜心《牡丹》,齐白石题款为98岁,乃白石老人封笔之作。

好友陈德曦说,张宗宪这几年为收藏书画,花了有1亿5000万港元,这次上海展出,质量数量都让收藏界吃一惊。此次展览作品,编辑出版了《张宗宪珍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上下集,受到国内外关注。

“天下第一顶”

张宗宪对于中国文物是呵护倍加,情有独钟。他为了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普及文物知识,在广交朋友和促进民间文物收藏组织建立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1979年与香港有识之士发起成立了“求知雅集”收藏家协会;他是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会员,1992年与台湾企业界精英成立了“清玩雅集”文物收藏社团;1993年在中国大陆北戴河,参加了“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成立大会。

张宗宪几乎一生都在为中国文物拍卖市场开拓和发展而孜孜努力。开始,他为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移师香港做了有益的工作,后来他又为两公司在香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宗宪收藏的瓷器,在1999年、2000年,委托香港佳士得做了两次专场拍卖会,两场专拍几乎所有的拍品都得以高价拍出,成交金额上亿港元,为当时陷入疲弱的拍卖市场带来了生气。尤其是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04.5万港元成交,创下清代青花瓷器最高价。这一业绩让佳士得的林华田很快晋升至亚洲区负责人。林华田说:“没有张宗宪,就没有现在香港佳士得的林华田。”同样,苏富比的朱汤生在《苏富比二十年》一书中,也特别感谢张宗宪的支援,因为有他的鼎力协助,香港才能发展成中国文物艺术交易中心。

对于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张宗宪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在1992年,参加北京第一次中国文物国际拍卖会,1993年在上海朵云轩第一次拍卖会上,他手持一号竞买牌,买下第一号拍品和最后一件拍品。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成立,张宗宪不远千里赶来祝贺,并手把手地教嘉德员工怎样做好拍卖会;1994年4月,苏富比拍卖公司在台北举办“张学良先生文物收藏专场拍卖会”,张宗宪一人中标过半,被誉为“天下第一顶”;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第一场拍卖会,第一号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底价7000元。手持一号牌的张宗宪站起来说: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一万八,一拍就发!场面顿时活跃,张宗宪相继加价,两万八、三万八,直至加到八万八,张宗宪博得头彩;1994年,北京翰海首拍,张宗宪又是手持一号牌,一口气独自拿下1600万元,吃下全场拍卖会成交额3200万元的50%,使得中国文物拍卖市场轰动了世界;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成立后缺乏货源,张宗宪不惜割爱,将自己珍藏的价值500万元的蓝钟蓝表,全部支援中贸圣佳公司,使得中贸圣佳一炮打响,张宗宪也拓开了中国文物回流之先河。

近年来,张宗宪很少买进瓷器书画,但他还是云游世界,做他的“云海阁”主。还是喜欢凌晨三点睡觉,第二天中午起床。还是伦敦、纽约、香港、上海、北京来回跑,从不缺席国际大型拍卖会。他喜欢热闹,喜欢朋友,喜欢拍卖会。他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要活动才有生气,生命才有价值。俗话说,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这就是张宗宪现在的心情。  

 

(转自赵榆著《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二十年 下册》,有删减,原载《紫荆》2004年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