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当代实力派油画的收藏家唐炬

来源:中国国家画廊网专稿 发表时间:2016-11-24

摘要: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还比较混乱,并没形成一个共识。所谓的当代概念对应的是时空范畴。作为一个艺术收藏者,我并不十分看重所谓当代的概念,我个人一直采取回避这个称谓的态度。我所欣赏的绘画是严谨的、有高超技艺水准的、能体现艺术家艺术修养的作品,关注的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

图片 1.jpg

本刊编辑尹帝元专访唐炬先生

抱着为油画家鸣不平的心理,唐炬涉足当代实力派油画的收藏

      尹帝元:唐老师您好!我记得您有一件藏品是艾轩的《白光慢慢滑落》,您曾说您从这样一双眼睛里读出了天地之大美。如今,“写实”、“当代”……太多的概念为了方便对艺术作品进行归类而被生产,然而有些时候,概念却经不起推敲 ,如同“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定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这个词汇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中,正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使得越来越难准确界定它所指涉的“当代艺术”的面貌。我想先请教您的是:您是如何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的?是偶然,抑或是有某种契机?您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唐炬: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还比较混乱,并没形成一个共识。所谓的当代概念对应的是时空范畴。作为一个艺术收藏者,我并不十分看重所谓当代的概念,我个人一直采取回避这个称谓的态度。我所欣赏的绘画是严谨的、有高超技艺水准的、能体现艺术家艺术修养的作品,关注的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我的收藏最早的契机始于幼时家庭的熏染,父亲是中学的美术教师,经常和画友在一起交流切磋,举办一些展览和活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是我与艺术最早的渊源。后来我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工商银行做美工,1991年辞职自己开了一家装饰工程公司。后来陆续在为一些星级宾馆和公共空间寻找墙面装饰品的时候,我感觉与其去买那些工艺品挂在墙上,不如直接买原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认识了一些画家,我的收藏最早是从中国画开始的,但随着对艺术界的深入了解,开始为油画家们感到不平:他们付出那么多心血辛苦创作,得到的却微乎其微,那时候的油画市场非常冷清,很少有人涉足油画收藏,所以价格非常低,几千块钱就能买到很好的作品。抱着一种鸣不平的心理,我开始购买油画。当时也没有明确的收藏或投资的概念,只是觉得自己的购买可以为油画家们提供帮助,很有成就感,所以遇到喜欢的作品就会买下来。直觉上,我认定油画将来一定会好起来。在我看来国画家同样构图的作品经常多得数不过来,而油画家倾其一生能留下几十乃至上百张作品就已经很伟大了。我有时会用压力与压强的关系作比,一个人的能量是一定的,把这些能量用在一百张作品和一万张作品上,单件作品所产生的价值和效果肯定不一样。这个简单的道理坚定了我对架上绘画的用心梳理与收藏。我收藏的第一件作品其实是传统的水墨画,具体哪件已经记不清了。

      尹帝元:请您谈谈在您收藏路上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一个艺术家,或是最成功的一件藏品。

      唐炬:其实很多,并不是一件。简单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冷军的那幅《蒙娜丽莎》,当时是在2004年的全国美展,我看到之后就被那幅画所吸引,所打动,于是就收藏了 。

      尹帝元:那时候基本上没什么收藏环境,那会儿收藏一件代表作应该相对容易一些吧?

      唐炬:那时候我跟冷军最后谈成一个价格:70万。圈内很多朋友,资深专家,第一感觉就是:那么贵呀!这幅画,这个价格简直就是抢钱!但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作品。就把钱付了,大概一年以后才到我手里,因为在日本五家大美术做巡展。我一个朋友回来告诉我,他在日本的展馆看到这件作品,觉得挺逗的,因为作品旁边专门有一个说明:“此件作品为油画而非摄影。”因为总是有人问:“是一张照片吧?”他那幅画确实独树一帜,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人。在国外,我看了很多的美术馆,也有一些极端写实的,但是一看格调很低,没有像这样的大作品,又有观念,又有想法,我觉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图片 1.jpg

王沂东  沂河水  1993年

对绘画有种迷恋的情感

      尹帝元:其实很多艺术品在收藏者的眼中,可能不会有太多概念上的划分,但是收藏者自己会对艺术品有一个品级的评定标准。在中国古今很多有重要地位的大藏家,懂艺术且有自己很独到的认识。您涉足油画收藏的时间也很长了,您对当下艺术评判的一个标准肯定是指导您收藏或者是排斥某一类作品的原则,你自己怎么描述?

      唐炬:应该说我对绘画还是一种迷恋的情感,所以我选择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我称之为实力派,我不愿意用写实不写实、当代不当代去描述,我觉得那是无聊的,也不科学。绘画虽然起源于欧洲,整个西方对他们的传统绘画基本上是放弃的,我们看到了很多追求新形式、新语境的新艺术,使得绘画阴差阳错地在中国得到了延续。我认为,绘画要有自己的味道,就像弹钢琴一样,乱弹那就不叫钢琴艺术,要有传统延续。恰恰中国人的封闭也好,或者是某一个阶段的阴差阳错,包括这样的体制,虽然有人也很诟病中国的艺术体制,但是我认为还是出了一些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出了一些重要作品。它类似于一个海选,画家们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种追求,想出人头地,想拿到什么奖项,于是就很玩命、很真挚地做艺术。那个时候没什么市场,更多是发自内心对绘画的一种迷恋,一种热爱,一种较劲。上世纪90年代正处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各方面都比较自如,艺术家们也可以到国外去看原作,去膜拜,这一切的条件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选择的是这么一个片断,当然艺术要丰富多彩才有意思,都变成了一样就无聊透顶了。我尽量想把这个时间段出的实力派画家的作品找得全一些,丰满一些,这是我的想法。

图片 1.jpg

何多岺  山边的女人  1999年

      尹帝元:您收藏当代艺术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您认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存在什么共性的问题?

      唐炬:艺术家创作一定是要很真诚地表现他的想法,而不是为了潮流、为了卖钱、为了实用目的,更不是没有感觉还要硬着头皮去复制、去迎合,最重要还是画面给你的感觉。我觉得画画就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画好画,就像一个工匠一样,你一定要有一手好的绝活,别人难以超越,这是前提。另外呢,画家要有很好的修养,要有对这个社会、对时代的关心,要有人文的关怀,然后你画出来的东西能够打动人的心扉,就像好音乐能够跟你产生共鸣。我们看画时还要了解艺术家,了解他的来龙去脉,他是不是在这个艺术圈子里有足够高的学术地位,再一个他的作品参加过什么样的展览,有什么样的出版及获奖经历。

      我现在收藏的多是50岁上下,在绘画领域、学术领域等都得到认可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经过多年的积累技术纯熟、阅历丰富独特,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品质相对较高,属“极稀有资源”。收藏家应该为自己找到良好的收藏定位,这样更有利于藏品往“精”、“高”的方向发展。我觉得目前艺术家创作存在着商业干扰和急功近利的问题。

      尹帝元:就您的收藏经历,您的收藏标准是什么?包括对经典艺术怎么解读?

      唐炬:刚刚也提及比如当代艺术、写实艺术、经典艺术,我觉得当代艺术不应该跟写实艺术有对立的关系。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当代是时代 、时空的概念 ,中国油画的基本特征就是写实的,从几代艺术家传承下来,我们最有成就的,最有力量的是这种面貌,就是写实的面貌为主,包括所谓的当代艺术大红的,其实仔细地判断,基本上也是写实,肯定不是抽象,有的也不是表现主义。我觉得写实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是我们的基本特征,基本面貌。我收藏的作品里,确实以写实的面貌为主,我个人还是喜欢艺术家经过长年累月的追求,能达到非常高的境界。技法也是最基本的门槛,因艺术家的更高的一种境界需要而产生不同,但是技法应该没有什么用处的,可能一般的学生学一段时间最后掌握基本的技法,再往深处不是技法,更高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是个人的素养,要达到的内心的东西,才是需要。而这个技法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每个艺术家都有他非常独特的面貌,都有他打动人心的气质。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收藏的感受。我觉得画的特别价值,就是平面的视觉,真的可以过多去尝试,去解释,去说。我都是建议朋友们去看,我觉得眼睛和心灵会有一些感受,会受到一些打动。不像有些什么作品,需要人们过多地去阐释,明明很多朋友看不懂,也不需要解释,看来看去会产生朦朦胧胧的感觉。我当时建议经典艺术博览会,像写实画的展览,多做一些好的展览,让人们有一种判断。这几年完全没有标准,谁能炒作,谁能自我阐释谁就牛,大有打倒传统经典艺术的势头,这几年我很担心的。事实上我带动朋友,真的非常用心去维护绘画的尊严。毕竟我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绘画艺术,我对好的绘画作品发自内心的热爱迷恋,这几年力所能及地把一些重要的作品在我那里做了一个集中的呈现,也是蛮欣慰的,看到很多朋友看到我的藏品,他们感觉到一种享受,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种震撼,也是由衷地感觉到这么多年的付出,还是蛮有收获的。

图片 1.jpg

赵半狄  在那个早晨  1990年

要崇尚“价值收藏”,不听信“忽悠”

      尹帝元:收藏谈得更感性一点是一种因缘关系,很多艺术品收藏家会觉得冥冥中是种运气,当然艺术品也在“寻找”好的主人,您有这个同感么?能否回顾一下您如何以有限的资源争取到符合自己收藏体系的作品?

      唐炬:你的这种说法我很有同感。我的观点是绝不能只以投资获益为目的参与收藏,收藏的第一要义是艺术品本身。所以面对一幅作品,一个藏家首先要考虑的是喜不喜欢它,而不是它可以为自己赚多少钱,当收藏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梳理与调整,去粗存精,此时自有回报。要崇尚“价值收藏”,不听信“忽悠”,而且要坚持自己的审美不为市场的炒作左右。我最大的优势是入手早。现在看来,2005、2006年下手早还是有收获的—今天的大架子都是那两年搭起来的,如果再迟些,我的能力就没办法达到现有规模了。2005年前后,我在拍卖会上很高调、很疯狂,其实那是在做一种姿态,给别人(学院派、实力派艺术家)一种信心,不要觉得是被淘汰了、过时了。拍卖市场以后应该是个精品的平台,是少数顶尖艺术家和作品的平台,希望拍卖公司能够征集到有沉淀和分量的好作品,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人来参与 。

图片 1.jpg

罗中立  年终  1980年

图片 1.jpg

徐芒耀  雕塑家工作室  1993年

      尹帝元:现在国内国外的艺术界有种倾向,似乎不太关注写实主义的艺术作品,您怎么看?

      唐炬:2005年、2006年我确实在下工夫收写实的东西。那时候国际范围内有股潮流,认为写实的艺术过时了,这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很大,包括媒体 、拍卖公司,当时大的环境,当代艺术非常热闹,好像代表了未来。我不以为然,我觉得是一些潮流,一些力量在推动,其实未必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可能有一部分人喜欢,比如说那些大头的、暴力的,当然它们也有存在的道理,但是我认为那不能成为艺术的一个普遍价值,我觉得架上绘画应该丰富多彩,尤其中国在绘画的实力上有自己的力量,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把这种有力量的认为是过时的,这很荒唐。

所以,那个期间我比较用心地在买写实的作品,拍卖会上的一些高价可能跟我有关吧。我希望能通过我和朋友的努力,让艺术看来正常一些,不要让那些荒诞的 、怪异的,甚至不舒服的作品变成主导、真理,占满艺术空间,把那些用心的、严肃的艺术家挤出去,这是很危险的,好像颠覆了一个真理。我和那些画家没有私下的合作,也没有交易,完全是凭自己的一种热情,一种正义感(笑),夸大一点说,是有那么一种情绪在里面,我总觉得我在维护自己良心的一个判断,在维护绘画的、艺术的尊严。

图片 1.jpg

冷军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2004年

图片 1.jpg

夏小万  狂奔  1998年

拍卖中寻找自己的收藏体系

      尹帝元:基本上在您收藏线索之内的作品还是要去拍卖会上找?

      唐炬: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像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流到海外去了,那时候中国没有市场,或者都已经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了,没有办法。我从2003年才算正式地下工夫梳理这方面的东西,所以现在看来80%以上都是从拍卖会上拍来的。也算回答你刚才的一个问题。有什么特别收藏的事例,有一件罗中立的《年终》,就跟《父亲》是同一时期的,前后差三个月,也是同样重要的作品。画了一个大老爷,年终了,攒了多少钱就在那儿数,旁边是一个信用社,去存那个钱。这个画当时是罗中立在参加全国青年美展的作品,结果被一个法国游客买走了,那时候大概两三千人民币。后来,2008年在香港出现了,我就把它买下了。这中间还有一段故事,打了一场官司,我就不赘述了,你可以在微博上看到。最后是胜了,让我省了200多万。我只是想说藏这件作品是这样的折腾,从这儿到法国,然后到香港,从香港再弄回来,很多都是这样的。还有王沂东的那件作品也是,当时是在香港拍卖,被德国一个收藏家买走,2007年又到了纽约,我从纽约买到的,之后又辗转香港,估计是绕地球一圈了。没有办法,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图片 1.jpg

刘溢  贵妃醉酒  2007年

图片 1.jpg

艾轩  白光慢慢滑落  2001年

      尹帝元:您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艺术品收藏刚进入时难免要交学费的,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唐炬:可能是下手比较早的原因,经历了中国艺术市场高速发展的那么一个阶段,加之我始终看重藏品的艺术价值,坦率地讲,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经历。其实市场不能影响我的选择,有的贵了就费点力,便宜了就挺高兴的。它不会影响我做一个选择,只是从容地去面对。我对目前“实力派”这样一个定位兴趣满满,我要建一个系统,一个定位。

      尹帝元:很多人认为市场价格中包含着泡沫与风险,对这一问题您怎么看?在您看来,艺术品市场中真正存在风险的是那些?

      唐炬:泡沫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个人感觉目前还处于有限的比例范围内。中国如此大的一个经济实体,快速增长的财富积累,相对稀缺的艺术资源,空间仍然很大。真正的风险是因个体的贪婪去相信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编出来的骗人神话。

      尹帝元:今年春拍市场趋冷,成交价缩水,您是如何看待艺术市场在调整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变化?

      唐炬:我觉得艺术品市场肯定是要经历一次深度的调整,导致这样一次调整和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发展到今时今日,艺术圈本身积累的问题也太多了。因此我觉得这反而是很必要、很及时的一次调整,同时也能够让这个行当里的各个方面冷静下来进行反思:艺术家们需要思考他们创作的东西是否真正有艺术性,或者只是附和潮流的商业品;画廊需要思考如何真诚地去推一些真正有天分的好的艺术家,而不是一味地重视噱头和包装;而炒家把一些垃圾作品炒到天价,也该歇一歇了,再炒下去也没有意义,也没有人会真正会上当。

终极目标是将藏品永久陈列于殿堂级的美术馆

      尹帝元:您说您搜集的只是中国架上绘画某一断层的一些,未必人人喜欢,但您相信它们的生命要比我们这些凡人长远,您做的是把它们放进博物馆的工作。这里您提到的博物馆是不是与您计划中成立的私人博物馆有必然的联系?想请问您建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的终极目标,向我们介绍3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好吗?谢谢!

      唐炬:确切地说我提到的博物馆正是我计划中要成立的美术馆,我的终极目标是梳理出100件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画家的代表性作品永久地陈列于殿堂级的空间里。至少有10件以上的作品称得上国宝级,他们难分伯仲,找出3件真的很难,呵呵。

      尹帝元:了解到你的私人收藏品会外借展出,有一幅闫平的《青庄稼》好像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些让您非常痛心的事?

      唐炬:当时我正在欧洲,听到画面被损真的是非常震惊,夜不能寐。我的一些重要藏品经常会被借去参加一些重要的展览,好的艺术有更多的分享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过保证作品的安全也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尹帝元:有经验也会有取舍,能不能和我们透露您近期的收藏趋向?有没有锁定几个大目标呢?或者对哪些作品关注多一些?

      唐炬:在我确定的收藏系统里,确实还缺几件重量级的目标作品,只是暂时需要保密,哈哈。

 

      【后记】可经典艺术能够触动每个人心灵的善良和美好。唐炬很潮,玩微博、单人独车在新疆西藏穿行……他收藏介入早,有人说现在他的每幅藏品都能换来一辆劳斯莱斯。的确,早年的收藏品如今价值也水涨船高,但是唐炬表示,谁买也不卖。冷军的《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花70万购入,现在的报价已经达到几千万……不过,唐炬不是投资获利的掮客,他认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努力拥有了人类殿堂级的作品并与全人类共享。艺术品的价值需要从艺术、人文、历史、市场诸多方面去综合衡量,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精神情感上的打动。他筹划着把他的收藏系统不断完善,直到可以以一个美术馆收藏的阵容示诸于公众,这或许也就是它最高的境界和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