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传承水平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传承人北服之行

刘肖肖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7期 发表时间:2016-11-17


北京服装学院于2015年下半年承办了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研修班和金属手工艺设计创新与提升研修班。

目前,两班课业已经告一段落,北京服装学院的授课教师各有观点。就此,记者走访了北京服装学院“‘非遗’进课堂”项目相关负责人和有关教师:北京服装学院产品设计系副主任高伟、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慧卿、教师于易清以及珠宝首饰设计专业教师傅永和。

 

传承人群和高校的共赢

对于文化部实施“‘非遗’进高校”的初衷,北京服装学院产品设计系副主任高伟表示,这是为了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高伟作为此次项目的负责人,参与了“非遗”传承人的课程制定,并就其亲自授课的经历总结说:“让‘非遗’传承人群走进高校是有很多优势的,第一,传承人之间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优长,并建立起一个传承人之间的关系网。第二,高校老师能带给他们一些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让他们对设计有一个新的理解,拓展设计的思路,开拓设计的眼界,并对目前最新的设计状态、设计思想有一定把握,了解设计跟市场之间该怎样融合。第三,‘非遗’的学员与学校的学生会展开互动,带给大学生很多传统技艺上的东西。这是‘非遗’传承人群和高校之间的共赢。”

传统手工艺往往容易出现对全新的设计形式不太接受的情况,就此,高伟举例说:“在首饰设计与综合材料表现的课程上,由于综合材料形式较为西化,已脱离常规的首饰材料,拓展到纸、塑料、树脂、廉价材料等,有些‘非遗’传承人对此不太容易接受。但是这种类型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展设计师对设计材料的认识。设计师是一个创造者,不能局限和固守着单一的材料与方式,打开思路和眼界你会发现,自然界里有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可挖掘,把吸收来的设计营养转化成具体的设计产品,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

 

将设计元素融入传统技艺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于易清说:“对教师和学校来说,我们不知道学员的文化水平,不知道学员到底需要什么,这段课其实是一个摸索和探索的过程。他们已经拥有精湛的传统技艺,如再加入设计的元素会让他们走得更好更远。对于这段课程,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设计理念上会有创新和突破。我们希望这些传统手工艺能被更多人接受,做一些在任何场合都能穿的衣服,把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把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下去。例如,有一个做刺绣的‘非遗’学员,因为关注到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在衣服上绣了‘一带一路’四个字,但衣服上刺绣图案繁多,没有重点,以致‘一带一路’四个字并不突出。后来我们对他的衣服重新进行了设计指导,在材质上使用了欧根纱,并用钻石进行点缀,为了凸显民族气息,又以回族针法做了盘扣,作品完成后效果很不错。”

 

开阔视野,走向市场 

北京服装学院珠宝首饰设计专业教师傅永和说:“有些‘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有限,这会限制他们的发展,他们需要点拨。这段课程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视野的开阔,我带他们参观博物馆,欣赏到大量的藏品,接触到一些博物馆负责人鼓励他们说,如果将来有一些专项拍卖,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作者。这对他们是种激励,这也是最能促进他们静下心来去对传统手艺做研究的方式。”

据悉,有一部分“非遗”传承人已经将“非遗”项目开始了市场化,这会让传统手工艺走向消亡吗?高伟解释道,他们不但不会把手艺丢掉,反而会保护得更好。以浙江的锡雕传承人盛一原为例,他的求知欲极其强烈,为了发展自己的手艺,经常主动到一些高校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的往前走。他建了永康锡雕馆,里面放了很多从民间收来的锡器,将老的东西很好地保护了起来。他建的工厂里,自己琢磨出了更优化的脱模方式,并不断进行新的设计尝试,开发出新的锡器工艺品。

而傅永和则表示,传承人经营企业,进行批量生产,会弱化他们对于传承的使命感,这种模式可能会害了他们。

 

研习计划将展开,更有新期待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慧卿透露:“这两段课是研修计划,后面还会有研习计划,尝试把传承人放到公司里去,和设计师在一起,通过工作的方式进行交流。首先,传承人会影响设计师,带给设计师新的灵感。其次,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传承人。”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