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民让“曹氏风筝”越飞越高

李瑞  来源: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发表时间:2016-10-30

201203011202319795.jpg

风筝,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喜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闲暇之时,又赶上个好天气,带着家人朋友到空场儿上放上那么一两只,别提有多惬意了。

不过您家里要是有一只曹氏风筝,我想您一定不会去放,不是不能放,而是不敢放,不舍得放,因为一只最普通的曹氏风筝也要几千甚至上万块才能买到,如果是曹氏风筝传承人孔令民亲手制作的曹氏风筝,那价格就更高了,而且市面上见不到,因为孔令民的风筝基本都用来收藏。


“曹氏风筝”姓曹不姓孔

硬朗,健谈,这是我见到孔令民的第一印象。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来到位于海淀上庄的曹氏风筝传承人孔令民的家里。远远的,就看到了“曹氏风筝”的招牌。

“曹先生……”也是因为激动,也是因为习惯,一张嘴竟然就叫错了主人的姓氏。孔先生一边随和地笑着,一边就和我聊起了曹氏风筝的渊源。

原来“曹氏风筝”的创始人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据说当年曹雪芹为了救济穷困潦倒的朋友于景廉,扎了几个风筝叫他拿去卖,结果风筝被高价售出,于景廉得以安度除夕。曹雪芹由此顿悟:“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于是便著成《废艺斋集稿》一书。这些书稿一度被清代礼亲王的后裔所藏,后来礼亲王的后裔吸食鸦片,生活穷困潦倒,就把书稿卖给了日本商人。

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在国立艺专上学时,师从日本老师高见嘉十。一天,高见嘉十的朋友拿着一部八卷线装《废艺斋集稿》请他鉴定。高见嘉十请来关广志、杨啸谷、金钟年等几位先生协助鉴定。当时,他们在翻阅该书的“序”时发现文中有“曹字雪芹”四个字,并说明著作此书本意是帮助身体有残的人自食其力。当即认定《废艺斋集稿》就是曹雪芹先生的佚著。全书共有八卷,每卷各讲了一两种帮助残疾人谋生的手艺。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是指导残疾人做风筝的部分,书中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方法、风筝图式、口诀以及放飞风筝的技巧。看到此书的价值,几位老师便找到学生进行抄录,孔祥泽很幸运地参与了抄录工作。

孔祥泽天资聪颖,加上从小就喜欢风筝,按图索骥,边扎边学,竟将曹氏风筝扎制得像模像样,并将之发展成系列产品。因为钦慕曹雪芹为残疾人谋求生计的精神,他把自己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形体比例十分完美,空中造型极佳,兼具动感、静感、美感和逼真感。曹氏风筝的代表作是扎燕儿。“曹氏扎燕风筝有几种不同的比例造型,有肥燕、瘦燕、比翼燕、小燕、雏燕,而且每个风筝都有个典故,肥燕是雄健有力的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的雌燕;比翼燕是恩爱两夫妻;半瘦燕是‘世事未谙多棱角,胸怀坦荡喜争雄’的少年郎;小燕是‘眉清目秀意顽皮,胸中洁白更无欺’的稚子;雏燕是‘眉开眼里含笑,黄口呢喃学话’的胖娃娃……”孔令民指着满屋子的扎燕风筝如数家珍。

现在曹氏风筝已经成为京城三大风筝流派之一,并顺利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氏风筝就是曹氏风筝,姓曹不姓孔。”当记者开玩笑地提议何不将曹氏风筝改为孔氏风筝时,孔令民这么说,“曹氏风筝是曹雪芹先生留下来的,不是我们孔家的,曹先生的本意是要用这门技艺来帮助那些残疾人的,我们应该继承曹先生的精神,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考虑改不改名的问题。”

传承,担当,这是孔令民先生留给我的第二个印象。

4_130509104116_1.jpg


祖孙三代传承“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是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按照曹雪芹的书稿研究出来的。自打抄录了《南鹞北鸢考工志》,孔祥泽就潜心研究起曹雪芹的风筝图谱和扎、糊、绘、放的工艺歌诀,几十年中一直对此门技艺、对其中的文化呕心沥血。“我父亲连饭也不会热,钱都不会点,但痴迷了一辈子风筝艺术。”孔令民说。

“我从小就喜欢风筝,也喜欢做风筝,但那都只是玩。”孔令民说起自己的曹氏风筝传承之路,滔滔不绝。小时候的孔令民虽然很有天赋,但是非常淘气,并没有想认真做风筝,而父亲孔祥泽也没有刻意让儿子往这方面发展。

真正让孔令民走上风筝之路的原因却是因为生活。上世纪70年代,孔令民从河北插队回京,在地处大兴、专做玩具的残疾人乡镇企业任技术指导。由于厂子只能做泥玩具,经济效益不佳,为了养家糊口,孔令民便想到了风筝。于是,他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术。

“如果选择了做风筝,就一定要认认真真,把风筝做好。”这是父亲孔祥泽时常跟孔令民说的一句话,孔令民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决定了跟父亲学习做风筝,孔令民一做便是四十多年,这些年,孔令民经历了从为了生活而做风筝到为了喜欢而做风筝,再到为了曹氏风筝而做风筝。在他手里,曹氏风筝从孔家走出了北京,走向了国际。而他自己也从一名“风筝艺人”,成了 “民间艺术家”、“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

“虽然我现在有名了,有些这样那样的名号,但我不为这,没有这些名号的时候,我不也是好好在做风筝嘛……”孔令民淡淡地说,依旧笑着。

“这些风筝是他做的,都是在展览上获过奖的,”孔令民指着整整一面墙的风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孔令民口中的他,就是自己的儿子孔炳彰。

受家庭影响,孔炳彰从小就喜欢风筝。在祖父孔祥泽的指导下,5岁时就做了第一个风筝,1999年开始系统地向父亲学做风筝,他一面学习、一面改进。他将曹氏风筝的传统技法与其他技法相融合,做出了更多的风筝样式。现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孔炳彰,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曹氏风筝的传承和创新上。

孔令民在传承曹氏风筝技艺的同时,也在考虑将这些技艺形成文字,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受益。几年前,孔令民和孔炳彰爷儿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根据父亲孔祥泽老先生口述,参考许多资料,终于写出了一本系统讲述曹氏风筝的书———《曹雪芹风筝艺术》。这本由祖孙三代共同编写的书,在德国莱比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书中收录了他们特意为该书制作的100余件风筝。

20071205_164214_577.jpg


让“曹氏风筝”越飞越高

在当前诸多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孔令民是幸运的,因为自始至终,风筝都没有太远离人们的生活。虽然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只要天气好,公园里,草地上,就总会有放风筝的人。

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人们这么喜欢风筝,学习制作风筝的人自然也不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孔令民成立了曹氏风筝工作坊,吸收当地的村民尤其是残疾人来当学徒工人,教他们曹氏风筝制作技术,发给他们工资。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曹氏风筝的传承更为兴盛了。

“我们的曹氏风筝不搞那套‘传男不传女’的老风俗,现在是新时代,我们也要新思想,我儿子学习曹氏风筝,我很高兴,更高兴的是除了我们孔家,还有这么多人在学,在做,我们曹氏风筝规模越来越大,”孔令民眼中闪着光芒,“我敢说这么大的规模,在北京目前还没有第二家。”

现在曹氏风筝工作坊有7名固定绘工(其中两名残疾人),2名扎工,时间最长的两年,最短的不过半年,但她们都已经做的有模有样了。

“我现在先让他们分开练习不同的技术,比如这几个专门绘图,这几个专门扎,等到他们把各自的技术都练习好了,再开始学另外一项,我们这里不是流水线,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我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独立掌握曹氏风筝的全部制作技术。”孔令民信心满满。

当我要求孔令民现场画几笔时,立刻有几位小姑娘争着让师父接自己的画。孔先生果然就在一幅画上接着画了起来,“这个铜枪头的黄色要多画几遍,要厚重一点,不然的话就会显得太艳,不好看,没有铜的质感了。”孔先生一边画一边告诉徒弟,徒弟则恭敬地站在旁边连连点头。

“除了我儿子,他们也都是我的徒弟,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可以说他们都是曹氏风筝的传承人。” 孔令民不无骄傲地说。

20140310135928_jLrHs.jpe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