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织锦世界低调传承的手工技艺

周剑箫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14期 发表时间:2016-10-19

古老的马尾绣

刺绣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生活在贵州西南部深山中的水族人民更是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料的特殊刺绣技艺。为什么以马尾入绣呢?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大抵和水族爱马、养马、赛马的习俗有关。而马尾入绣的优点也显而易见,一是刺绣图案立体感强,具有浅浮雕般的艺术美感,二是马尾的油脂可保丝线色泽长期鲜亮、不易变形,不会出现其他绣品那样时间一长就色泽暗淡图样走形的问题。经专家鉴定,目前存世最古老的马尾绣背带已有300多年历史。

 meishubao/2016121520300541620.jpg


马尾线不仅仅是马尾毛

大家可不要望文生义认为马尾绣是直接用马尾毛刺绣的,真正用的马尾线是白线裹着3~4根马尾。如何制作马尾线是马尾绣最关键的步骤:左手抓马尾,两膝夹住白线,右手低于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一上一下由里向外搓马尾,使白线紧紧缠满马尾不露空隙才算成功。缠好的马尾类似低音琴弦,为了不出现明显的罗圈纹,一根丝线通常会劈成三至五根甚至十余根,因为丝线越细制成的马尾线越平滑。做好的马尾白线用来盘绕出图案轮廓,再经过填芯、镶边、订金线、装订等几大步骤,一件完整的马尾绣才算完工。

meishubao/2016121520303387476.jpg

 

绣背带,绣背带,绣床背带三五载

马尾绣耗工费时,十分珍贵,主要用于翘尖鞋、童帽、围腰、服装的局部装饰,而水族人民一般只有节日和重大活动时才会穿戴带马尾绣的服饰。当地的歌谣这样唱道:“绣背带,绣背带,绣床背带三五载。”其中背小孩的背带最能集中完整地体现马尾绣精湛复杂的技艺,是马尾绣中的上佳品。背带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绣片组成,极富张力。水族人这样解释背带上橙色或红色的蝴蝶纹样:“蝴蝶是孩童的保护神,只要带着就可以保佑孩子聪明安全,不怕虫不生病不胆小……”背带的长方形下部一般由黑色、深褐、深红丝绸做底,底布的正中多绣有太阳纹样,当中或含有大树,四周围绕变形过的蝙蝠、螺蛳、云纹、水纹等流露出自然崇拜的图案。背带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探视第一个外孙的必备礼物,也就是说,每个水族女子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接受娘家赠送的马尾绣背带。其原因除了马尾绣背带制作工序繁杂,价格高昂外,更包含着母亲对女儿从一而终的期盼。

 

马尾绣的困境和未来

马尾绣的图案抽象古朴,纹样富含深意,色彩浓重温和又不失鲜亮,直观地表达了水族人积极、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然而这项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特殊技艺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濒危现状。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传承人的平均年龄约40岁,堪称水族马尾绣代表作的背带如今只有板告村的妇女还掌握着全部技艺。

 

 

宋锦的历史

富丽堂皇的南京云锦、名满天下的成都蜀锦、古朴典雅的苏州宋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然而,其中有着“锦绣之冠”美称的宋锦却并不为人所熟知,它在这姹紫嫣红的织锦世界里低调传承了近千年。

宋锦产生于宋朝并在后世一直保留着宋代高雅的艺术风格。北宋末年高宗仓皇南逃,随后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战争和迁都使宫廷损失无数装饰品和艺术品,急需大量轻薄秀雅的丝织品装裱书画、点缀宫廷。就这样,新品种宋锦便在苏州作院应运而生,陪伴着那些被装裱的珍贵书画,“青楼台”“紫珠焰”红霞云鸾”等四十余种宋锦一起被保存下来。由于产生于战乱之世,宋锦的命途波折。元代在织物图案、色彩等方面做出诸多禁律,宋锦生产陷入谷底,明代虽然有所恢复,但一些纹样图案已经年久失传。清朝康熙年间有人从泰兴季氏处购得宋裱《淳化阁帖》十帙,揭取其上宋裱织锦二十种转售予苏州机房,遂使失传多年的古宋锦又恢复生产并发展出更多新纹样,达到历史上苏州宋锦的全盛时期。

 

《极乐世界图轴》

乾隆时期藏于乾清宫的宋锦珍品彩织《极乐世界图轴》(纵448cm,宽196.3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用清代宫廷画师丁观鹏的西方净土变画作为稿,织绘出祥和富丽共278位人物的佛国净土。图轴顶部祥云缭绕、神殿巍峨;底端为七宝莲池,莲开九朵;中部以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四周围绕着神态举止各异的菩萨、天王、罗汉、伎乐等人物形象。这气魄宏伟的巨幅珍品内容复杂、色彩多变,更为难得的是细线构织出的轮廓清晰如工笔细绘,人物表情生动,服饰轻柔飘逸,足可反映宋锦高超的工艺技巧。

meishubao/2016121520305446937.jpg

宋锦的价值:“活色”的运用

宋锦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应用于装裱书画,这样的用途也决定了其质地必须轻薄柔软。它突破了汉锦经线显花和唐锦纬线显花的局限,采用经线纬线同时显花的组织结构,发展出独特的抛道分段换色工艺,就是运用从开机到落机都参与织造的长跑梭和织花分段使用的短跑梭配合来实现彩纬的随意更换,在不增加纬线重数的情况下想用多少颜色就能织多少颜色,这样既避免了织物过厚又让色彩变化无穷,花纹灵活生动。这种抛道换色的工艺称为“活色”,并在云锦中发扬光大,一直沿用至当代织锦生产上。宋锦,从一个朝代的产物已经成为一种工艺的代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