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
  • 意图的背后:读曹意强老师译著《意图的模式》
图集

意图的背后:读曹意强老师译著《意图的模式》

祖宇


意图的背后:读曹意强老师译著《意图的模式》

祖宇


 

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英国

著作:

Painting and Experiences: A Prime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s

《绘画与经验:图画风格的社会史入门》

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

《意图的模式:图画的历史说明》

 

Academic Background:

英国文学:Cambridge University: 利维斯 (语言学与文学)

艺术史:Munich University: 泽德尔迈尔 (柏林学派)

艺术社会史:Warburg: E·H·Gombrich (维也纳学派 英国本土学派)

 

Associated Point of Views:

Francis Haskell: Patrons and Painters: 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Carl Popper: 情境逻辑分析

 

Specifically Point of Views:

“意图”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应直接与视觉经验相关联:视觉媒介与视知觉——图画本身与如何观看图画,还可关乎创作者的“身份”,体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图画说明”是推论性的说明,而不是历史的叙事说明。

 

        巴克森德尔作为出生于威尔士卡迪夫的英国本土艺术史家,就艺术史家这一称谓与“艺术史”这一名称都保留他自己独到的意见。这源于他的多元的学科背景及丰富的知识积累,另外,也体现出他敏感的英伦式的艺术批评的态度。欧洲大陆类似巴克森德尔这样在学术上保持谦逊的学者有很多,如曾作为巴氏在瓦尔堡学院导师的贡布里希爵士就称自己仅是一名作者;哈斯克尔也称自己是一名历史学家,还有马丁·坎普则是以科学家的身份入住“艺术史”大家庭的。威廉·詹姆斯曾将哲学研究者分成两类:硬性头脑与软性头脑,其中前者是怀疑论者、经验主义者、悲观论者,而英国的研究传统在这方面被指为前者。(曹意强,《艺术与历史》,P106)巴克森德尔也秉承了这一传统,但是结合自身丰富的欧洲学习经历,其很好的融合并调解了欧洲大陆学术传统与英国本土传统的冲突,在艺术史研究的观点上独树一帜。他既保留了“怀疑论者”的敏感,质疑权威与重新评估某种有关“艺术史”的一般理论,如指出“艺术史”这一名称的定义在英国就存在问题,由于无法与其在德国的教育传统比肩,德国的“Kunstwissenchaft”也就是“艺术的科学”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源于其深厚的哲学与文化底蕴,而英国就这一点上有所落后,故在其艺术史的认识与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曹意强老师所整理的与巴克森德尔的谈话中有所体现(曹意强,《巴克森德尔谈欧美艺术史的研究现状》,《艺术史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P385)。文中,巴克森德尔不无忧虑的指出他其中一本著作所遭遇的误解,即《绘画与经验:图画形式的社会学入门》(Paintings and Experiences: A Prime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此书与《意图的模式》都是深远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者的著作,如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方法论》的文章中就引用了巴氏的“以物易物”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巴氏的“以物易物”是借用经济学的套词,用以阐释精神领域的交换——从技巧与精通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在《绘画与经验》中,巴氏的观点被称为用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艺术史的“引路人”,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途经——社会情境的构建。由此看来,巴氏可谓是与哈斯克尔并驾齐驱的艺术社会史家。但是,巴克森德尔拒绝与“社会学”派相联系,如反对豪泽尔观点中艺术风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法则。

       《绘画与经验》一书的原旨是针对社会史学家为读者,而非艺术史家,并以图画的形式说明为社会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但事与愿违,它却在艺术史学界被广泛关注并被误读成利用社会背景来进行图画分析。对此,巴克森德尔深表遗憾,并延展地提出他对目前西方艺术史研究,特别是欧美艺术史实践中所出现的几组问题的担忧:

其一,欧美艺术史研究中并非直接针对视觉媒介与视知觉的复杂性;

其二,由于忽略对艺术本体的视觉媒介与视知觉的研究,艺术史不得不“借他山之石”,挪用其他学科作为研究的工具,并是主要研究工具,故艺术史自身并无发展;

其三,欧美艺术史研究中注重知识而忽略技巧。

       巴氏借以证明在英国的艺术史研究中也存在此种“缺憾”,故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并对从事艺术史研究的学者提出几点建议,主要是针对研究“技巧”:

宽泛的辩证的技巧:语言学、哲学、文学。对艺术作品的描述与表达;对艺术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引经据典”的广博的知识背景;

与视觉研究相关的技巧:美术基础、视觉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对视觉艺术的直觉经验、审美选择;对视觉媒介的掌握与运用:如素描与制图;

与艺术与艺术史相关的技巧:主要是艺术实践的经验。如素描绘画的能力;对艺术家所用工具的分析:颜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土质、木材、石材、金属;对艺术作品的勘探与测量;摄影;编目。

        上述“技巧”的提出,也证明了艺术史的研究并非是完全自足于艺术本身的,从而为艺术史的研究与教育提出的全面性的要求。正如巴克森德尔所言:“艺术太重要了,不能(只)留给艺术家。”这里也体现出他对“专业化”的警惕。

        在巴克森德尔的“担忧”中,可发现西方艺术史的研究缺乏“语言与视觉艺术有机统一的思维模式”,即缺乏就视知觉中隐含的视觉意图进行解释的实践。他指出“视觉经验与技巧的问题”应该是艺术史家关注的。

        围绕“视觉经验与技巧的问题”,联系巴克森德尔长久以来关注的“视觉关注与语言习惯”,以及“图画再现与文字描述”的问题,可通过《意图的模式:图画的历史说明》来了解他的研究方法。那么,什么是所谓的“意图”,又是如何对其进行“历史说明”的?

        “意图”即“图画”隐含的视觉意图,它是图画说明的重要内容,这种“意图”并非完全是指创作者的心理,而更关注图画本身与观众如何看画:即视觉经验:视觉媒介与视知觉。其研究中区别创作者与观看者的角度,使用目的性的假设进行“情境逻辑”的建构分析,而非图像学家与意图论者对“创作者意图”的重新体验,即不同于潘诺夫斯基、德罗伊申、贝伦森,以及科林伍德的“艺术体验”,故巴克森德尔不是“经验主义”的先验推论,就这一点上他也超越了英国的艺术史研究传统。“历史说明”则是推理性的评论,而非历史的叙述说明,旨在描述“图画”与环境的关系,推论“图画”及其艺术形式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就“图画”进行叙事或涵义上的解释,这种推理性批评的结果是可证伪的。

由此,可充分体现出巴克森德尔的理论与哈斯克尔、波普尔的相同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