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典藏 |市场日益畸形化 收藏海捞需谨慎

孙健 芜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5-23

摘要:2005年秋季中国嘉德秋拍中,214件“海捞瓷”拍品,成交197件,成交率达92.05%,总成交额达272.7万元,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左右。显然,各方对“海捞瓷”及明清外销瓷的热情远超人们的想象。

【编者按】2015年底,海南省海口市文物圈流传出一消息:一艘当年运输八国联军所掠清宫宝藏的沉船,在南海西沙海域被渔民发现,大量“海捞”(文物圈对海底打捞的文物的简称)开始在市面出现。两年后,这些“海捞”仍在不断“出水”,在古玩店里甚至地摊上琳琅满目,但价格早已跌成“白菜价”。尤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很多制假售假的“现代仿古”瓷器,都打着“海捞”的幌子,试图瞒天过海。面对日渐畸形的“海捞”市场,藏家真的需要多长几个心眼儿。

meishubao/201705231516188430.jpg

图为两位潜水员在海南西沙海域的“华光礁 I 号”遗址进行水下勘测,海底淤泥中掺杂着大量瓷器、陶器碎片

海捞瓷究竟价值几何?

 孙健

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麦克哈彻将发现于中国南海的一条清代沉船上的2万余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直接获利8000余万法郎。此人可说是将“海捞瓷”推向市场的始作俑者。而今这一现象也已蔓延到中国大陆,2005年秋季中国嘉德秋拍中,214件“海捞瓷”拍品,成交197件,成交率达92.05%,总成交额达272.7万元,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左右。显然,各方对“海捞瓷”及明清外销瓷的热情远超人们的想象。

“海捞”也有新旧之分 

历史上,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铁器等一直是向海外诸国输出的大宗物品。但由于海水环境的因素,丝绸、纸张等有机类物质很难保存。铁器等金属物品亦会严重锈蚀,只有瓷器可以长期不受侵蚀,所以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沉船物品当中,基本是以瓷器为主的。

目前,出水瓷器大体上可以按照保存状况分为“新”“旧”两种。所谓“旧”,是指器物本身的釉面已受到严重磨损,器体上(特别是露胎部位)多粘有贝壳、珊瑚等杂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沉船所处位置多属沙石质海底,这种地质结构的海底一般比较坚硬致密,遇难船只的船体结构直接接触到海床导致破碎。

作为船货之一的瓷器,一部分在沉没过程中倾倒至船外,直接散落在海床,遗留在船体内的瓷器随包装材料的分解也会直接暴露在海水中。这种情况在地中海、阿拉伯海等海域尤为常见,我国的南海西沙、南沙等海域亦属此类情况。由于潮汐作用,裸露的瓷器每天要受到两次海水冲击,器物与海沙不断摩擦,造成釉面完全失去光泽,触摸时手感非常粗糙。另外,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就是沉船被掩埋在深厚的海泥之下。考察我国的沿海地理,可以发现从北到南依次有多条大河注入,带来泥沙入海,在大陆架上形成厚厚的泥土层。船只沉没后,海底淤泥的向下吸力与船体自身重量共同作用,通常会将船体掩盖在海底平面以下数米。由于瓷器运输时一般有木箱、竹筐甚至缸、瓮等大件陶瓷品作为外包装。“软着陆”让瓷器得到了保护。又因为这些瓷器处于封闭状态,所以出水后灿然如新,让人感觉仿佛是刚出炉的制品。比如广东台山“南海一号”宋代沉船、福建平潭碗礁清代沉船和韩国发现的木浦新安宋代沉船等。

meishubao/2017052315211772321.jpg

“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宋代青白釉六楞执壶

meishubao/2017052315221498003.jpg

福建碗礁遗址出水的龙纹青花折沿盘 

日用瓷居多  少见官窑踪影 

无论是唐代的“黑石”沉船,还是宋代的华光礁沉船、“南海一号”沉船、韩国新安沉船,抑或是更晚的明清万历沉船、德兴沉船,均未有官窑产品的踪影。除去少量品质相对较好的景德镇青白釉器物外,“海捞瓷”绝大多数产自浙江、福建、广东的各民间窑场,这是什么原因呢?

meishubao/2017052315240173480.jpg

景德镇青白釉菊瓣纹碗

meishubao/2017052315243886462.jpg

西沙海域打捞上来的景德镇白釉茶具

除去更早些的所谓秘色瓷,从宋代开始,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用瓷制度,官府与民间用瓷有着严格的区别。官府控制了最优良的生产原料、最优秀的工匠,不计成本地追求最佳产品。除去少量的赏赐礼品,这些代表了中国制瓷业最高水准的瓷器极少进入流通领域。即使今天被热炒的元青花,在元代也远非元廷的御用瓷器,更有可能是为伊斯兰地区生产的一个特殊品种。

从海中打捞出水的宋元时期瓷器,绝大部分是输往东亚、东南亚,最远可到达今天的阿拉伯与东非地区。相较而言,阿拉伯地区对瓷器的品质要求更高一些,毕竟以珠宝生意著称的波斯更加富有。同时期的南亚、东南亚诸国(部落)经济水平低下,进口瓷器或为解决日用民生,或为宗教活动所用。华南沿海的民窑比同时期的景德镇窑场更适应那里的市场需求。

15、16世纪以后,海上运输为西方殖民者霸占,他们开始在景德镇大量定制各类符合其审美情趣与生活习惯的器皿,销往欧洲的瓷器构成了中国外销瓷器的主流,品质较精良。以福建闽南沿海各民间窑场为代表的华南沿海瓷器产业,在面向日本、朝鲜等东亚市场以及东南亚的外销之外,也加入进来。这些窑场出于生存与获取利润之需,对产品的产量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销售对象也是民用市场。

18世纪东印度公司的“鞑靼”号船长托马斯·福雷斯特曾有一份记录该船运输货物及成本和最终获利的详细清单。该船的起点是福建厦门,终点是苏禄(今菲律宾南部)。按清单所记录,瓷器出口的利润在所有的货物中是最高的,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倘若再将回航携带的南洋土特产利润计算在内,从事跨越南海航线的贸易获利之大可想而知。历代中国政府均试图将这一利润丰厚的贸易纳入自己的管理轨道,但民间私营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从海底打捞出的瓷器中还经常会见到一些我们以往不常见的器型,如“南海一号”所出的青白釉叶蔓纹碗、盘以及许多明显仿金银器的折沿盘;西沙华光礁出水的钵形器、仰莲装饰炉等,就目前已知的陆地田野发掘与传世品都未见到类似的品种,这应是为海外市场专门定制的品种。 

meishubao/2017052315294985618.jpg

西沙海域打捞上来的福建民窑青釉碗

数量庞大 单价不高

如今“海捞瓷”市场似乎火爆,但是人们往往忽视掉沉船文物的特殊性质。作为一种运输方式,利用船舶水上航行运输具有量大、安全、便利且价格低廉等很多优势,拍卖成交的巨大金额是建立在船货的庞大数量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的船舶素以体型巨大而著称,这一点在我们工作过的“南海一号”、华光礁、碗礁沉船中都可以得到印证,过往资料显示,即使是一条不满百吨的短途小型航船也可装载万件以上的器物。如果将金额数量均摊,就会发现其实它们的单件市场价值并不高,通常仅在千百元之间,以曾在德国拍卖的“泰兴号”为例,许多器物的单件成交价不过10欧元左右。

因此,“海捞瓷”除了并不昂贵的价格外,更重要的还是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沉船与以瓷器为代表的船货考古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文化贸易情况,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复原历史原貌。

(本文摘自《华夏地理》,经删改)

本报评论

一夜暴富,终是梦魇

在小说《盗墓笔记·怒海潜沙》中,由虚构人物汪藏海设计的西沙沉船墓葬结构精巧,主人翁、出身盗墓世家的谢连环、吴三省、吴邪、张起灵等下水探查,险象环生。在现实生活中,美丽宁静的西沙群岛海面下,同样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晓的秘密。

2007年12月22日,南宋时期的沉船“南海一号”整体出水。据国家文物局方面透露,截至2016年1月5日,共发现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其中汇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现藏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meishubao/2017052315344444675.jpg

龙泉窑荷叶盖罐

如此大量的宝贝出水,让人们相信除了“南海一号”“碗礁一号”“华光礁Ⅰ号”“南澳Ⅰ号”以外,更多不为人知的宝藏被泥沙包裹着浸泡在海水中。而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的20多年里,中国古瓷器价格至少涨了100倍。随着国内明清官窑瓷器价格不断被炒高,民窑精品也都价格不菲,一般收藏者难以企及。“海捞瓷”因为价格便宜,商家乘机爆炒,价格不断飙升,品相完整的物件由当初的数十元、数百元涨到如今的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meishubao/2017052315372363241.jpg

这是一张由三十多张图片拼合而成的华光礁I号遗址复原图,即便如此,仍未能展示沉船遗址的全貌。

据图片的摄影师李滨说,华光礁I号是一艘南宋沉船,由于盗捞,船体已经被破坏了一部分,残留部分的总覆盖面积有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6米,如果要恢复完整的遗址需要上千张图片。

meishubao/2017052315382388891.jpg

福建“碗礁一号”遗址出水的牡丹花卉纹十六开光青花盘 

2005年底,一批“海捞瓷”首次“登陆”国内拍场。这场由嘉德公司举办的春季专场成交率达到了92%。其中一把元末明初青花龙纹大提梁壶和一只明洪武釉里红莲口鱼藻大盘,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型器物,前者以671万元人民币落槌,后者以792万元人民币拍出。而早在2004年,澳大利亚佳士得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海捞瓷”不仅件件成交,而且多高出估价成交。小器形的“海捞瓷”,最高竟然达到22万美元。虽然如何彻底去除“海捞瓷”上的寄生物、粘连物仍是难题,但它们依然成为了众多寻宝者觊觎的对象。

随着国家公安机关的管控更加严格,南海沿岸,如福建临高等地的盗捞集团的犯罪活动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如2011年7月,福建警方在福建漳浦杏仔村码头破获一起非法盗捞海底文物大案,现场抓获一个“盗宝集团”,查获陶罐、香炉、小碗等出海文物共722件。经福建省文物局专家现场初步鉴定,其中少数为三级文物。但在大部分时候被人视为进行地下交易的“海捞”市场也正在寻找新出路。制假售假是一些不法商贩最为娴熟的玩法。甚至有人打趣说道,文物圈内的很多常识在“海捞”市场被“推翻”了!

据悉,海口“海捞”市场中一对乾隆款的百花瓷瓶开价约8万元,一个明代鸡缸杯开价只要3万元。更令人吃惊的是,讨价还价的过程极其粗放,最后不管什么器型,买家基本都可用1万元入手,品相略次的甚至只要几千元。“海捞”贩声称价格低只是因为“出货量大”,如果不真,“可以通过中间人退款”。但经过资料收集,海南省、广东省、上海市等多方专家达成共识,这些“海捞瓷”实在是太假了,“均为现代仿品,仿品也分高仿、低仿,这些瓷器连低仿都算不上”。

meishubao/2017052315425624956.jpg

“碗礁一号”是清代沉船,打捞上来万余件青花瓷烧制于康熙中期,那正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

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幻想永远闪烁着妖异的光芒,“专家不可靠”“海捞很多,总有真货”等理由支撑着很多人继续着自己的“海捞”事业。但据媒体报道,当越来越多否定的声音出现后,海南当地投入巨资的藏家开始焦虑起来。有人“经常半夜惊醒,然后会拿着仪器把自己买的藏品看一遍后,安慰自己是真的才能睡得着”。收藏瓷器给人带来如此困惑与担忧,究其原因,难道不是收藏初心的变异么?(芜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