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代笔、挖改: 吴昌硕作品的真伪辨识

黄鼎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09-06

摘要:鉴定吴昌硕书画作品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吴昌硕的艺术高度——艺功卓著、大气磅礴、思想内涵深厚。其书法,探源于秦砖汉瓦、六朝碑石,吴昌硕凭借大或小的羊毫毛笔以中锋落纸,写时一鼓作气,其所写石鼓文、隶书与行书,形紧势疾,体貌雄强,有苍茫凝重的神韵,他擅用焦、浓墨书写,所书之字线条古朴拙厚,有的甚至会呈现出“剥蚀”的效果。其绘画,用笔纯粹是“以书入画”,品察他画中的线,有“力能扛鼎”之势,粗的线条会有一种介于线与面之间的妙趣;而细的多数长而不尖削,能寓含钝与厚之意。吴昌硕作画时,用墨浓淡对比强烈,重视焦、浓墨的作用,局部用复笔积墨法,喜用焦浓墨作长篇题款,画面会有活色生香之感。在造型处理上,偏于粗疏简练,追求“笔”简意赅,笔线间架结构方形居多,带圆弧形的少,得峭拔神似。纵观吴昌硕的书画作品,有些作品的章法趋于雷同,甚至会呈现程式化的面目,这或许有些美中不足,但正是这种“吴式”风格是鉴别吴昌硕作品真伪的一个依据。

【编者按】8月16日,“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与刚结束的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形成接棒之势,为广大藏友提供了又一次近距离观摩吴昌硕真迹的机会。吴昌硕是近代大家,作品存世量大,但市面上流通的赝品也多,鱼龙混杂,令人难辨。本期我们邀请业内学者,专就吴昌硕作品的真伪问题与读者做一分享。

吴昌硕,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从近代迈向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一席,对书画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昌硕在艺术创作上技艺精湛,且作品存世量较大,所以市面上流通的吴昌硕作品的赝品较多,但并不是所有伪作都能达到吴昌硕真品所具有的艺术尺度与标准,这就给辨识真伪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那么,鉴定吴昌硕书画作品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吴昌硕的艺术高度——艺功卓著、大气磅礴、思想内涵深厚。其书法,探源于秦砖汉瓦、六朝碑石,吴昌硕凭借大或小的羊毫毛笔以中锋落纸,写时一鼓作气,其所写石鼓文、隶书与行书,形紧势疾,体貌雄强,有苍茫凝重的神韵,他擅用焦、浓墨书写,所书之字线条古朴拙厚,有的甚至会呈现出“剥蚀”的效果。其绘画,用笔纯粹是“以书入画”,品察他画中的线,有“力能扛鼎”之势,粗的线条会有一种介于线与面之间的妙趣;而细的多数长而不尖削,能寓含钝与厚之意。吴昌硕作画时,用墨浓淡对比强烈,重视焦、浓墨的作用,局部用复笔积墨法,喜用焦浓墨作长篇题款,画面会有活色生香之感。在造型处理上,偏于粗疏简练,追求“笔”简意赅,笔线间架结构方形居多,带圆弧形的少,得峭拔神似。纵观吴昌硕的书画作品,有些作品的章法趋于雷同,甚至会呈现程式化的面目,这或许有些美中不足,但正是这种“吴式”风格是鉴别吴昌硕作品真伪的一个依据。

meishubao/201809061122523821.jpg

“克隆”自吴昌硕的《丹霞图轴》的伪作,被拍卖行命名为《桃花图》。此图所绘桃枝用笔相较吴昌硕真迹少了些泼辣劲和凝重中含厚意的韵味;桃花在描绘时用笔比原作增多了圆弧线形,较为俗气;题款字迹更显轻飘,字与画的严谨度不足,字与画不能相得益彰。

目前在市场中流通的吴昌硕伪作主要有“克隆”真品的伪作、“代笔款”伪作和“挖改款”伪作。如前几年,以93万元成交的吴昌硕《桃花图》便是“克隆”(古今书画造假的一种方式,民间俗称“下蛋”)自吴昌硕的《丹霞图轴》。两幅作品所绘内容一样,都为“繁花盛开”的桃花图,但细看两幅作品中的桃枝、桃花、题款等便可一辨真伪。在《丹霞图轴》的中下方,那些相对粗的桃枝用笔明显接近吴昌硕石鼓文和行书用笔,笔力醇厚、凝重,笔意非常美妙;画的中上方相对细的笔线也完全相符于吴行书的潇洒与凌利中得稳重之势的气派,根本就见不到败笔。《桃花图》所绘桃枝用笔却少了些泼辣劲和凝重中含厚意的韵味。主要是作伪者在画这些线时运笔的缓疾节奏掌握不当,导致画上的线条不够鲜活、畅达,特别是以较多的细线刻画的出梢枝式桃树,皆画得较为草率、浮躁,这是此画比较明显的败笔。此外,《桃花图》最大的“落差”是,在画面中下部描绘桃枝的笔线粗细过渡不自然,造成画面中下部和右上部两个区域的不协调状态,宛如一个歌者在唱高音上不去时声调突然降了八度似的。

meishubao/2018090611271071344.jpg

吴昌硕原作《丹霞图轴》,此画笔力醇厚、凝重,接近吴昌硕行书的潇洒与凌厉;所绘桃花形状大体上是带方形的排列与转折,很好地表现出了桃枝的倔与拙;题款字紧势收,神韵好,与画能互作映衬。

从桃花造型看,《丹霞图轴》中或粗或细的桃花,形状大体上是带方形的排列与转折,少带圆弧形,很好地表现出了桃枝的倔与拙;而《桃花图》中的桃花在描绘时用笔圆弧线形明显增多,虽改动较小,但却降低了整个桃花的美感,俗了不少。最后,从题款来看,《丹霞图轴》题款字紧势收,神韵好,与画能互作映衬;而《桃花图》的字迹都轻飘浮浅一些,字与字的连势也弱一些,加上有意删节原作款书右边部分的字迹,这样使款字与画的严谨度不足,字与画不能相得益彰。综上所述,《桃花图》充其量只仿到了吴昌硕某些艺术风格,在内在品质上与原作相距甚远。

提及吴昌硕作品的真伪鉴定,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吴昌硕的代笔画。吴昌硕作品的代笔者中便有他的嫡传弟子赵云壑。赵云壑(1874—1955),江苏苏州人,字子云,号铁汉、壑山樵子、云壑子、壑道人,晚号壑叟、秃翁、半秃老人、秃尊者、泉梅老人、老壑等。赵云壑初学画于任预、顾若波,后专师吴昌硕,成为吴昌硕的高足。虽然赵云壑被不少人认为是尽得吴昌硕真传,但其在绘画功力和艺术境界上毕竟难以与吴昌硕相提并论,仅得其貌而失其神。从赵云壑所绘的《紫藤》,便可看出师徒俩手笔的区别。首先,吴昌硕的笔墨是凝重中见松动,笔线柔辣兼有;而赵云壑作品笔线过柔少了凝重,艺术表现力有所削弱。其次,吴昌硕绘画造型很简拙,并且画中的笔线组构着意于方形尽量避免圆弧形,作品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架构都有一种倔强之美,而赵云壑所绘的笔线组构以圆弧形为主,少见方形,即使为了代笔会有意改变,但造型却略欠自然。最后,有些作品是赵云壑所绘、吴昌硕题款,但代笔画画面的章法、字与画的协应性及作品总体的艺术表现力都和吴昌硕的原作相距甚远。

在传统书画造假中,“挖改款”是常见手段之一,即将艺术风格与名家近似的某件小名家真迹作品题款中的作者名或号的文字挖去,经补纸后添笔写上名家名和号,这样便可伪造成名家作品。多年前,某拍卖行拍卖过一件署名为 “老壑”(赵云壑号)的《紫藤烂漫图》,此画笔墨轻浮、荒率,造型油俗(多处有圆圈形),章法失严谨,题款字迹稚拙,与赵云壑真迹相距甚远,一看便知是“仿制”(指不用母本的一种作伪手法)者的手笔,该件拍品在拍场成交价不到2万元。时隔一年后,该图再次出现在拍场时有了惊人之变,它的原署名“老壑”中的“壑”被改成了“缶”,画作的左上角边际被伪造者重署了“知亭先生属,吴昌硕”上、下款(上款指作品的接受者,下款指作者)八字,画面上相关的名号与闲章都被重新替换,此画“摇身一变”成了吴昌硕的墨宝。因诸多买家缺少相关的鉴定知识,不识此画的“庐山真面目”,竞拍价高达70万元。此幅《紫藤烂漫图》相较赵云壑的《紫藤》,其笔墨、造型、色彩和题款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与吴昌硕的真迹比,其差距还会小吗?

笔者以为,吴昌硕作品的鉴定须首先关注作品的笔墨、造型、题款等这些“内在要素”。此外,在鉴定时,除作品本身,诸多旁证体系的依据只能做辅助依据,如看到一件作品,在鉴定时不能单方面仅根据诸如被鉴定物曾出版于某部画册中、或书画原件上有某书画鉴家界名人的真实题跋就抛开原件盲目下结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