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热”再度掀起,3件作品共斩获近2.978亿港元!领衔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

中国美术报网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9-03-31

摘要:《无题》作品是赵无极“甲骨文时期”巨作,原为美国首任白宫法律顾问法官罗森曼(Judge and Mrs. Samuel I. Rosenman)旧藏。《无题》最早源自库兹画廊(The Kootz Gallery),罗森曼伉俪在库兹画廊(Kootz Gallery)购入本作,其后于1964年将之捐赠给纽约所罗门.R.古根汉美术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此作由古根汉美术馆典藏逾半世纪,此次系首次登上拍场。《无题》 完美演绎了艺术家“甲骨文时期”的风格特征。

3月31日及4月1日香港苏富比将举行多场晚间拍卖,涵盖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及东南亚艺术。四个专场合共呈献130件拍品,总估价逾7.6亿港元。据悉,香港苏富比去年的现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额达33亿港元。

现代艺术晚拍于3月31日下午六点半率先开槌,赵无极再次成为专场焦点之一,领衔现代艺术晚间拍卖。赵无极甲骨文及狂草时期三件巨作《无题》《15.02.65》《19.01.61》共拍得2.97778亿港元。

meishubao/2019033115422026531.jpeg

赵无极 《无题》  1958年作

油画画布   114.3 x 162.6公分

成交价:1.1596亿港元

此件《无题》作品是赵无极“甲骨文时期”巨作,原为美国首任白宫法律顾问法官罗森曼(Judge and Mrs. Samuel I. Rosenman)旧藏。《无题》最早源自库兹画廊(The Kootz Gallery),罗森曼伉俪在库兹画廊(Kootz Gallery)购入本作,其后于1964年将之捐赠给纽约所罗门.R.古根汉美术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此作由古根汉美术馆典藏逾半世纪,此次系首次登上拍场。《无题》 完美演绎了艺术家“甲骨文时期”的风格特征。

此作其色彩运用沧桑浑朴,升华自甲骨与吉金上的镌刻铭文,有如青铜重器因千年洗礼而留下的岁月痕迹。画面线条锐利分明,蜕变自深奥难解、神秘莫测的远古文字。经过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洗礼,艺术家在此摆脱了字形字义的约束,在抽象构成中倾注东方古文明的蕴藉之美,活力贲张的画面预示画家“狂草时期”(1959-1972)的来临。

过去30年来,在全球上拍的甲骨文油画当中,尺幅如本作能及100号画布 (160公分宽)者仅有12幅,若兼备顶尖博物馆来源者,唯一先例只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典藏作品《抽象》,该作于2013年12月在北京苏富比登场,以人民币8968万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meishubao/201903311526526144.png

赵无极  《15.02.65》 1965年作

油画画布  97 x 195公分 

成交价:1.023亿港元

《15.02.65》采用常规画布的最大尺幅。赵无极“狂草时期”的120号油画为数不多,过去30年来,拍场出现不过20余幅。

《15.02.65》的色彩运用最为鲜明大胆,璀璨的金黄色调燃亮本作画面,迸发出赵无极狂草抽象系列的最大能量。

本作诞生后不久,库兹画廊在为赵无极举行了第六次纽约个展之后,旋即于1965年4月9日终止画廊业务,赵无极自此亦有长达十五年的岁月未在纽约举行个展,直至1979年才再度起动。因此,1965年实为赵无极“狂草时期”的关键年份。赵无极创作于1965年的《15.02.65》,画面具有微妙的变化,是研究赵无极“狂草时期”重要的坐标。


meishubao/2019033115495040926.jpeg

赵无极 《19.01.61》1961年作

油画画布 113.6 x 161.9公分

成交价:7951.8万港元

《19.01.61》系首度公开亮相拍场。原是美国藏家伉俪早于1969年到访多伦多莱茵画廊(Laing Gallery)时遇见的,当时果断将其收入囊中,珍藏至今。此作见证了两位藏家的鹣鲽之情和对艺术的热诚。

作品色彩架构澎湃且紧凑,其靛蓝色主调深邃无底,在幽暗中透现一阵强烈光线,表达大自然不为人类所征服的崇高和狂野。

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在绘画创作上,赵无极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

2018年9月30日,赵无极平生创作尺幅最大的油画三联作《1985年6月至10月》(长达10米,高达2.8米)在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专场上,以4.5亿港元落槌,计入佣金后,成交价为5.1亿港元。刷新了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也是香港艺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的画作。

meishubao/2019033116524163179.png

赵无极  《1985 年 6 月至 10 月》

油画画布(三联屏)    280 x 1000 公分     1985 年作

赵无极的“甲骨文时期”

甲骨文早在三千年前已出现,是中国文字之原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纪录。中国古代君王在发动征战 或作重大决议之前,必定请示神明,在兽骨或龟甲之上刻划神谕,并在青铜重器铭铸政令。

赵无极的父亲、银行家赵汉生先生,是最早的甲骨收藏家之一,赵无极自小受父亲熏陶,对古代文物产生 浓厚兴趣。1950年代,赵无极远赴巴黎发展,他发表专著,向西方介绍此中国古代遗珍,更将之融入创 作,开启步入抽象的“甲骨文时期”。

1957年,赵无极踏上其美国之旅,改变一生命运。他与推动抽象艺术不遗余力的库兹画廊(Kootz Gallery)合作,并和弗朗兹·克莱恩(Franz Kline)、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及阿道夫·戈特列布 (Adolph Gottlieb)等一众美国大师结为挚友。赵无极划时代地结合甲骨文及现代油画风格,其作品被众多重要博物馆典藏,在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的黄金时代中,成为东方文明的最强代表。


赵无极的“狂草时期”

赵无极1959至1972年的创作,被称为“狂草时期”,“狂草时期”标志着赵无极的创作巅峰。

60年代是赵无极“狂草时期”的巅峰岁月,画布处处流露源源不绝的创作激情,展现非凡的磅礡气势,笔触如狂草般驰骋,饱满情感与流溢色彩交织于宽阔的空间里,尽显艺术家的自信与魅力。这突如其来的创作狂潮,与赵无极于1957至1959年的寰球游历密切相关:50年代中期,赵无极凭借“甲骨文系列”在国际艺坛上初露光芒,成功走进全球战后抽象热潮的核心,但经历过第一段婚姻的破裂,使他毅然离开巴黎,遨游美洲和亚洲;此番行程,赵无极亲身感受战后艺术新浪潮之激荡,更让他邂逅毕生挚爱的第二任妻子美琴,二人闪电缔盟,种种崭新经历令他思如泉涌,重新回到欧洲时,他已养精蓄锐、深化扎根,直奔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谱出幅幅摄人心魄的狂草力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