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先进思想的足迹前进 ——纪念毛泽东“延座讲话”60周年

蔡若虹  来源:《美术》2002年第6期 发表时间:2017-01-09

摘要:踏着先进思想的足迹前进 ——纪念毛泽东“延座讲话”60周年

踏着先进思想的足迹前进

——纪念毛泽东“延座讲话”60周年

       蔡若虹

(一)

一个来自莱茵河畔、气势恢宏而又东游西荡的幽灵,一朝游到东方,游到拥有三江五岳的神州大地,就马上换了武装,与革命武装相结合,在漫长的战斗生活中,在那"悬冰百尺"、"霜天万里"、"残阳似血"的不同环境中,养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顽强的性格、深沉的智慧和雄奇的理想。这个幽灵、就是现在我们大家所说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站,毛泽东思想树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思想献给全国五亿人民的见面礼,就是从天安门楼上吼出的那一声"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这一吼声震撼了全世界,这一吼声结束了匍匐百年的耻辱,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结束了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为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划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民族复兴事业打下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有一文一武两个鲜明的标志,文标志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这个讲话包含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因而大大地加强了共产党的生命力;武标志就是"论持久战",这个持久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因而缔造了新中国。两者合二为一,就成为歌儿里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歌声深入人心!

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马克思中国化第一站是毛泽东思想,那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 40 年代;接着第二站邓小平理论,那是大力开展改革开放的 80年代;接着第三站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这是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2001年;在这一站一站又一站的过程中,贯穿着一根"先进思想不断继承又不断发展"的红线,这是一根非常重要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那些喜欢说"早已过时"的人们,仅仅看见时代背景已经换了,而对于"先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无所知!

目前,我们大家都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这个先进思想,实际上,我们正在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步步前进的足迹开步走;我们的思想明朗,我们的脚步铿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真正是:踏踏实实,轰轰烈烈,继承发展,与时俱进!

 

(二)

 

我是1938年10月,在香港经廖承志同志介绍到延安去的,经过七个月的旅程,于1939年5月才到达延安;我一到延安就马上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教书。那时候,毛主席是我们鲁艺师生的熟人,他曾两次来鲁艺讲话,多次来看鲁艺的京剧晚会,他讲话的深刻内容和看戏时天真的笑脸,一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2年5月,我和鲁艺许多同志一起去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座谈会一共开了三次,第一次是毛主席的开场白,他首先向我们说明文艺工作者当前任务是为抗日战争服务;然后他从文艺工作谈到知识分子的通病,他说年青时如果用扁担挑着铺盖行李上学、那就低着头不敢见人!他讲这些话我完全理解,想起穿着长布衫上学受尽闲气的往事。

第二次开会是毛主席倾听延安的文艺专家们发表意见,毛主席亲自作记录。

第三次开会是毛主席作总结,讲话很长,非常重要、非常丰富、非常精彩;他理论联系着实际,叙事中夹带着抒情,而我,往往从他的讲话联系到自己,好像他是专门对我讲的一样。

当毛主席讲到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关系时,他说"对于工农兵则缺少接近",我不禁用手摸摸身上穿的八路军服,心里暗暗在想:"我就是个兵呀,我早就和工农大众混在一起呀!"这种又惊又喜的感觉仅仅是一刹那,接着又想,毛主席是面对着众多的工农兵讲话的,为什么还要讲"深入工农兵群众"呢?这个疑问闷在心里不久,又听见毛主席说:"衣服是工农兵、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衣服是工农兵,思想不是工农兵!

要怎样才能做到连思想也是工农兵呢?

长达七年的延安生活告诉我——“先进思想只能来自先进生活的实践”。

延安生活的一大特色,是精神劳动和体力劳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体力劳动方面,除了开荒、纺线这一类"丰衣足食"的大生产以外,还有日常的小劳动,例如开大会听报告总不免来回走二三十里路;例如帽沿上别着针线,一有空就取下针线缝缝补补;例如在延安河里洗澡,总要先把全身衣服脱下来洗洗晒晒;这些劳动是说不完的。在精神劳动方面:我们首先把笔杆儿代替枪杆儿为抗日战争服务,写诗、写文章、画漫画;其次,我们要进行政治学习,读"联共党史"、读"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读"共产党人"发刊词;此外,还要到陕北老乡们的打谷场上去演"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去唱"东方红"、"黄水谣"、"我们在太行山上";还要敲锣打鼓地秧歌舞、腰鼓舞……。总而言之,我们真正做到了"感性与理性齐飞,主观共客观一色!"就在这种生活的长期实践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思想和衣服全是工农兵了!

实践、实践、实践,实践是硬道理,实践是真理的母亲!

直到九十三岁的现在,我仍然把这两句话当作座右铭——

 

(三)

 

在"毛泽东讲话"中,有个观点令我永世不忘!

"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我们在文艺作品中写哲学讲义,而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艺术"。我一听这个观点就动了心,以后在"讲话"出版后又反复思考这个观点,认为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捷径,非学到手不可。

我的学习过程,是把这个观点一层一层地简易化和通俗化,这样,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运用。

首先,我把这个观点的名称简化为科学观点或科学观察,后来,我又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这个科学观点的核心,到此为止,我又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一层又一层的解释。我认为,这个对立统一的观点就是教我们对人对事既要看优点又要看弱点,既要看正面又要看反面,既要看现在还要了解过去估计将来,这就像俗话说的"我看透了、看穿了、看到骨子里去了!

我认为,对立统一往往不是一半对一半,多半是一九开、二八开、三七开和四六开,这就像过去农历上写的"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一年365天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平分,其余363天不是昼长夜短,就是昼短夜长。

这就像足球比赛时,每当出现了0:0的结局。就不免要加上几个点球,非造成有多有少有输有赢的局面不可。

我认为,对立统一而又互相转化,就好像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林黛玉却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她强调对立而忽略了转化。两个人有相恋又有不同的个性,曹雪芹是个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文学大师。

前几年,我在古今美术作品的观察中,发现不少的作品中也存在着对立统一规律。例如造型中写实与写意的对立,构图中繁与简、虚与实的对立,染色中明与暗、冷与暖的对立等等,这一规律造就了视觉上的形式美,形成了吸引观众的无穷魅力。

到了新世纪,我又发现这一规律出现在国家大事中,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岂不包含了"理想立足于现实之上又反过来改造现实"吗;朱钅容基总理所运用的"宏观调控",岂不包含了"宏观立足于微观之上又反过来调控微观"吗?总而言之,对立统一规律存在于宇宙万象、人生百态、思潮演变之中。取得这一科学观点,是我们新中国步步前进的唯一法宝,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科学观点的普及之中!

结尾,我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赋诗一首:"黄昏迎曙色,西学化东风;梦里辉煌景,登高一望中!

 

(文章来源:《美术》2002年第6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