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生成设计的“失控之美”

张馨月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3-31

偏离?不偏离?或许不重要

艺术史上的任何一次艺术变革都是伴随着新的表现媒介的出现。传统语言在今天同样有着革新的可能性。新媒体作为当代艺术新的媒介形式、媒介语言,会推动一个新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同时,新的媒介语言形式也将丰富艺术的表达形式。在计算机编程语言辅助下的“生成”能够产生如此丰富的结果,源于创作当中所运用的设计方法——生成设计。它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废除了设计师的绝对权威。设计师在整个过程当中不直接设计最终结果,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演变规则,生成大量可能的答案,最后从中选择最优结果。

好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在提供答案,有时候演绎也同样重要。好的设计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思考者。设计师通过系统设计内容、设计媒介,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无法预料与控制的。传统的设计关注结果,而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关注的是过程。在整个计算机生成设计的程序编写中,借助不同的演变规则,获得了千变万化的结果,艺术家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需要决定两件事情,一是整套系统规则的构建,二是生成结果的优选。正如美国学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一书中所提到的:“我们能足够准确地定义我们想要的东西,从而将它培育出来。然而,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不想要什么。即使知道,这些不受欢迎者的名单也长得不切实际。我们舍控制而取力量。对我们这些执著于控制的家伙来说,这无异于魔鬼的交易。放弃控制吧,我们将人工进化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和梦想不到的富裕。放手吧,它会开花结果的。我们曾经抵制住过魔鬼的诱惑吗?”

meishubao/2017033120204977846.jpg

生成设计创作过程


生成设计的多元运用

我们正在亲身经历着一个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再到混合现实的艺术演变进程,而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对未来艺术和设计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来自英国的多媒体艺术家格约拉(Quayola)利用数字生成的技术手段,通过个人的认知、思考、判断、转译、组织、生成,再现了米开朗基罗生前未完成的雕塑作品《Prigioni》(监狱)——一个永远渴望从石块中挣脱而出的囚徒。很多艺术界的研究学者一直对这件未完成的作品存在质疑,它究竟是米开朗基罗一件未完成的作品,还是文艺复兴时期被忽略的后现代主义?如今,多媒体艺术家格约拉通过对这件作品的理解建立了一套图像生成系统,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辅助下,对这件雕塑作品再次进行了解构,而这次完成的转化则是利用计算机参数化设计完成的象征未来派雕塑的数字生成艺术,完成了从计算机编程到生成实物,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的华丽转身。这一数字生成雕塑作品共有40余件,从雕塑还未开凿的原石开始状态,到米开朗基罗最后停止雕凿的形态,整个项目串联着对古典雕塑艺术、文艺复兴雕塑、现代雕塑艺术的解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想表达的已经不是精准的人物形体,而是大理石在被塑造时物质改变的过程,这个项目探索了数字雕塑的演化和不完美性,完成了一次对艺术的最高赞颂。

meishubao/2017033120214280009.jpg

格约拉 《监狱》


格约拉从2008年开始策划的《Topologies》(拓扑)系列,通过数字生成的方式重现了被世人公认的传统经典艺术,将它们通过新的媒介方式与编程算法转译出来,将传统油画中的笔触和巴洛克的建筑风格转换为以计算机代码为起源的动态多边形图形和临景式移动影像。这种通过德劳奈三角测量方式来探索艺术的方式已成为新媒体艺术家中的新潮,他们利用数据去分析,探索和重组古典艺术家的色彩模式和组成格式,再用参数化设计的方式重译出他们的美学价值。

meishubao/2017033120221775687.jpg

格约拉 《拓扑》系列

meishubao/2017033120225261038.jpg

格约拉 《拓扑》系列2


荷兰前卫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参数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是她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元素。在我个人看来艺术的深度不是由材料、风格所决定的,而是要看艺术家如何用艺术与生活的时代取得关联,和周边的社会发生关系,因为好的艺术都是和它所生活的时代之间的一种对话。荷本的服装设计中充满了现代的科技感,她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生成出繁复的服装结构,再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手工无法复制的精密图形。她的作品充满了机器制造下那种规则、理性、精密的线条,与现代人生活中时常感到的寂寞与冰冷相吻合,既空虚又怪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联想逃逸,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极端的幻想,展现了它内在的那种对欲望永不满足的饥饿感,是最美丽而又浪漫的科学。

meishubao/2017040314490829075.jpg

meishubao/2017040314492495816.jpg

meishubao/2017033120233086859.jpg

meishubao/2017040314494134563.jpg

艾里斯·范·荷本作品


创作者 or 参与者

角色转变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艺术家的定位一直是:制造结构化的、可用于交流的视觉形式及识别,推动对社会符号的全新演绎,传统的设计过程属于一个静态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是可控的,设计的结果也是可以被预知的。而数字生成设计中有太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在这种基于过程的生成设计中,昔日的“参与者”正在逐步转化为“创作者”,在信息发布越来越民主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意愿的需求,创作的职能也渐渐地由设计师开放给了终端“参与者”。事实上,在超越了传统艺术表达的今天,是形式追随内容还是内容追随形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在多媒体艺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基于过程的设计方法只是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转变。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需求变成了信息发布的民主化,人人在网络上都可以拥有营造自己空间的权利,微博140字的发布信息方式,以及微信更为私密化的图文分享形式,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莎士比亚。那么在如今,设计师的职责是不是应该变成“帮助人们更好的发布、分享和演绎信息”呢? 

在这套基于过程设计的系统之中,每个参与者选择对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并帮助合作完成设计。设计也许永远都没办法被真正的完成,但设计师的工作真的仅仅是“完成”这么简单吗?目的达到了,设计完成与否就不重要了。WEB2.0时代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出版人、设计师,每个人都有一种想发出信息的愿望。那么,他们可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自己发出信息的形式或媒介呢?“观众”变成了“交流者”,从而平等地交流信息,这种民主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在现在或将来肯定会变得越来越生动,设计师所要做的只是创造条件,使读者获得更多更广的自由。设计正是这样一个学科,只有概念的不断变化才能推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meishubao/2017033120241320973.jpg

艾里斯·范·荷本作品2

meishubao/2017033120244893697.jpg

艾里斯·范·荷本作品3



 

(本文原载于《中国美术报》第38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