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沈津:齐如山百舍斋藏书

沈津  来源:垒文化 发表时间:2017-06-07

摘要:说起梅兰芳,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但谈到齐如山,知道者就甚少了。实际上,在梅兰芳的早年,用齐氏的话来说,“实实在在我也帮了他二十多年,可以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一直到他搬到上海去住才算停止,这是不错的。但所以帮他忙的动机,则确是为的编戏”。

meishubao/2017060710382038541.jpg

说起梅兰芳,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但谈到齐如山,知道者就甚少了。实际上,在梅兰芳的早年,用齐氏的话来说,“实实在在我也帮了他二十多年,可以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一直到他搬到上海去住才算停止,这是不错的。但所以帮他忙的动机,则确是为的编戏”。梅兰芳的好几出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一缕麻》等都是齐氏协助编戏、排演的。齐氏协助梅兰芳创立梅派艺术,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其功甚伟。

齐如山是藏书家,又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所以,《文献家通考》、《历代藏书家辞典》、《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续补藏书纪事诗四种》均无齐氏的一席之地,盖因齐氏在20世纪40年代末去了台北,且又因专收戏曲小说,国内学者除研戏曲者的少数人外,他人很少知情。齐如山是河北高阳人,名宗康,字如山,后以字行。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1962年病逝台北,终年86岁。他是现代重要戏曲理论家。曾为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附设同文馆学生,习通德、英、法等外文。壮年时,追随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后又游学日本、欧美,并开始收集京剧资料,从事戏剧研究。1931年时,他与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北平国剧学会,任会长,并附设国剧传习所。20世纪40年代任北平戏曲学校校长。1948年去台北,任“教育部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河北,齐氏的藏书,也是排得上号的,据齐如山的回忆,“是前几名的收藏家”,但是到了捻军和义和团运动时,藏书毁去大部。然而,齐如山聚书则是在庚子事变(1900)和七七事变(1937)时,当时局势混乱,百姓生活困难,有不少人家卖去藏书而易米,而旧书铺又因生意萧条,也无力久存,只好贱价出售。齐氏则抓住了这个时机,购得许多不易见到之书。

百舍斋是齐氏的藏书之处,“百舍斋”的斋额,据说是齐氏父亲的业师张裕钊所书,齐氏以此名之,乃在不忘其先泽也。在1949年以前,嗜好戏曲文献收藏的不乏其人,如吴梅、傅惜华、周志辅、齐如山等皆是,但以周、齐为最著。齐氏所收涉及国剧的书籍,有1000余部,其中有数百种,为稀见的珍本,其他如图画、拓本、影片、模型等,为数更多。齐氏曾藏有清代升平署抄本数千册、各省地方戏本4000余册,又有北平、上海两地数十年的堂会戏单600余张,这些都是他费了数十年之精力搜集的。升平署的手抄剧本,在民国初年散出,被故宫管理人员当作废纸卖给财政部印刷厂了,齐氏闻讯,赶到厂子里.硬是将大部分抢救了回来。

在抗战期间,他隐居北平,足不出户,除了编戏、整理戏曲文献外,又编了《齐氏百舍斋戏曲存书目》(附通俗小说)。这本书目,曾经王重民、孙楷第先生看过,他们都认为,内里有不少难得之书,且有一些孤本,王、孙并极力怂恿齐如山将所藏通俗小说写成书录。齐氏在他们的鼓励下,写了50余种,并由王重民取去部分,后发表在北平图书馆编的《图书季刊》上,这批书录颇有价值,可惜没有写完。

齐氏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舍下收藏小说很多,约有四百多种,其中有许多不容易见到的,有的是见于丁日昌禁书目的,有的不见的,有的从未见过著录的,且有许多孤本,久想把难见之若干种,用简单短文介绍于世,但因为其狎亵的较多,后与朱桂莘、刘半农、马幼渔三位先生谈及,他们都说这件工作应该做,提倡人看狎亵小说,自是不可,但为保存旧籍,则是应该,且文人对此亦可明了该时文风之俗尚,反思社会人心之好恶,因此我才写了几十种,然想写的仍未写完。”

笔者曾粗略翻阅了《存书目》,该目分元人杂剧,明人传奇杂剧,清人传奇杂剧,清承应戏,近人所著传奇、散曲及总集,曲谱曲律等,总共363种,难得之本,触目皆是,尤其是那些承应戏的稿本、内务府堂官用本、后台公用本、升平署抄本等。

齐如山是1948年去台北的,随身携去部分小说戏曲,据说留在国内的还有不少,吴晓铃先生说,建国后,齐氏藏书于燕市散出,大部归于戏曲研究所(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及北京图书馆。但是新版《高阳县志》上却写道齐氏旅居台湾后,所藏书籍由其女齐唐保存,除少数散出外,余者仍藏于北京旧宅。而其他戏曲文献则星散四方,再也难见当年之丰了。

自齐氏在台北去世后,藏书即由他的哲嗣价让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共计小说戏曲72种328册,其中多为稀见的明清图书。拿明代的版本来说,就有明读书坊刻本《怡云阁金印记》、明金陵唐氏刻本《新刻全像汉刘秀云台记》、《新刻全像点板张子房赤松记》、明世德堂刻本《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音释赵氏孤儿记》、明崇祯刻本《盛明杂剧》等12种。至于清代所刊,有《载花船》、《杏花天》、《桃花影》、《蝴蝶媒》、《浓情快史》、《玉娇梨》、《梦花想》、《两肉缘》、《浪史奇观》、《世无匹》、《万斛泉》、《麟儿报》等。其中有几种内容颇涉秽亵,清代即列入“禁书”,而近年来,居然也有出版社,打着“禁毁”、“稀见”、“研究”的旗号,翻过来倒过去地变相出版,也弄不清是牟利还是什么,当然那又是齐老先生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1982年,吴晓铃先生到“燕京”访问三周,天天都泡在善本书库内,大看齐氏藏书,并辑出齐氏之跋,以“哈佛大学所藏高阳齐氏百舍斋善本小说跋尾”为题,发表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的《戏曲小说研究》第一辑上。可惜的是,内中错误较多,甚至佚名所跋也冠以齐氏大名,不过这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可以让研明清小说者窥见齐氏所藏部分稀见小说内容之一斑。

齐如山学博识广,著作等身,有《京剧之变迁》、《中国剧之组织》、《昆曲简要》等22种。他的台北友朋在他去世后,于1964年组成“齐如山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出版有《齐如山全集》,共八册,将多种单行本合在一起。1989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杜从《全集》中单挑《齐如山回忆录》一种,予以重排出版,这大约是几十年来国内读者仅见的一种了。说句题外话,我以为《全集》里撇开戏剧内容不说,单是那几十万字的讲老北平的掌故和其他清末民初的人物、事件的回忆就很有看头了,若是哪家出版社有意而又没有版权纠纷的话,重印一下必不至于亏本。

齐氏藏书,多钤有“齐如山”、“高阳齐氏百舍斋存书之印”、“齐林玉世世子孙永宝用”、“齐氏所藏戏曲小说印”、“如山过目”、“高阳齐如山珍藏”等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