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来秦俑艺术研究述评

贺西林  来源:《美术》1988 年第6期  发表时间:2017-08-22

摘要:秦俑发现十四年来,其研究领域已拓展到考古学、历史学及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已发表的涉及秦俑艺术的论文约有40余篇。现将有关秦俑艺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不同意见加以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十四年来秦俑艺术研究述评

贺西林

 

秦俑发现十四年来,其研究领域已拓展到考古学、历史学及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已发表的涉及秦俑艺术的论文约有40余篇。现将有关秦俑艺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不同意见加以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秦俑的属主及性质


对于秦俑的主属,绝大部分学者已公认它的主人是秦始皇。但也有人从出土器物的铭文等八个方面考证,认为秦俑的主人非秦始皇,而是宣太后。后一种观点已于1984年为学术界所否定。对于秦俑的性质,学术界有几种主要的看法。有的认为:秦俑的性质是“封”,列举了大量的史料,从文字学的角度考释了“封”的含义,如《史记》载秦晋淆之战,曰:“封淆中尸,发丧哭之三日”而还。认为“封”为“封识之”,即树立标志以资纪念之意。总之,他认为秦俑坑的性质是一座独立于秦始皇陵园外的纪念碑式的雕塑群。另一种观点认为:秦俑坑是秦军的再现,是象征驻扎在京城外的“宿卫军”,保卫京师以维护其“千古一帝”的无上权威。还有人认为秦俑是一批送葬的俑群。再有的认为性质有二:显示皇威,宣扬统一大业;祛邪压胜,防神驱鬼

对于秦俑性质的看法不外乎以上四种观点。“封”的说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如果说秦俑是作为纪念碑式的赡塑群,它当然是供人瞻仰的。而现在的秦俑完全是一种地下陪葬品,没有任何考古迹象表明它是供后人参观的。一号坑从东到西陶俑排列极为密集,根本没有人可以进入的通道。虽然发掘报告上说东边前方有五个门厅,据认为这是放置陶俑时的门洞。再者,二号坑上方发现有东汉墓葬,这就说明在东汉时代已没有人知道原先这里是什么。按照常理,秦始皇也不会期望后人挖开他的陪葬墓去领略他的军威。同时,秦始皇陵旁出土的铜车马御手俑,造型风格同秦俑坑出土的俑如出一辙。因此说秦俑坑不可能是一组独立的纪念碑式的雕塑群,它无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笔者认为,秦俑是秦军将士的模拟,此坑是为了保护陵墓而修建的,根本没有表彰军功之意,更谈不上宣扬。

有的专家认为秦俑为一组送葬的俑群,这种看法也不尽合理。始皇死后,送葬的难道仅仅是军队的事情吗?群臣文官干什么去了?而从现在的三个俑坑看完全是军队,这又怎么解释?因此秦俑不大可能是作为送葬的俑群出现的。

 

秦俑的主题


关于秦俑主题思想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几次讨论会的焦点都集中在此,形成几种大相径庭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秦俑显示了秦政权的巩固和强大无比,显示了登上历史舞台不久的新兴地主阶级生机勃勃的形象,歌颂了以军队为主要支柱的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国家的暴力统治。秦俑形象是“不畏强暴,自信,活泼”,“给人以威武、庄严的显明印象”,把秦俑主题说成是“表现了秦军战士积极向上,勇于攻战的精神面貌”。另一种观点则与之分道扬镳。认为秦俑以众多愁苦、呆滞的形象,集中地显示了秦代末年外强中干的虚幻繁盛和强大无比,反映了阶级压迫和人民的悲怨,表现的是一幅“昏惨惨、黄泉路近”的景象。第三种观点认为秦俑的设计思想同创作过程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认为把握秦俑的主题应从宏观总体及微观局部的感情上考察

笔者对秦俑主题的认识是,秦俑这一伟人艺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专制主义集权制的产物。它的总体设计者就是秦始皇本人。它的设计制造者也并非当时的骊山徒,骊山徒在当时的工程中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这些艺术品并非直接出于他们之手,绝不会反映他们的思想,而是出于当时的“御用工匠”之手。这些工匠虽然同统治者有矛盾,但这些矛盾不是处于直接对立的地位,而是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从秦代很多器物上反映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思想,以及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工律》、《工人程》、《均工》等律看,表明当时的工匠有官吏的性质,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及待遇并不是很差,所以大多数工匠对皇帝的旨意是唯命是从的。从这一点来说,秦俑是一种工匠的艺术,是一种被抹杀了个性的艺术。单个俑的“呆滞、死板”正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些缺乏个性的俑的集合使没有情节的单个俑“实际上产生了情节的效果,”11从而塑造了作为整体群雕的个性——伟大的、超然的、盛气凌人的个性——秦始皇的个性。普列汉诺夫曾经说:“个人因其性格带有某种特点而能影响到社会的命运。”更何况艺术的命运呢?作为秦俑坑的总设计者的秦始皇,可以说是秦代重大艺术的缔造者,诸如秦俑坑、阿房宫的十二金人,渭桥孟贲像等大型雕塑,都同始皇的设计思想分不开。

有的同志认为要从微观上考察秦俑的主题,说不妨把几千个俑个个考察分析一遍。笔者认为没有这必要。如果从微观上考察其技法特点,制作工艺倒是很必要的。因为秦俑是一组群塑,它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如果说有个别的作品反映的是一种低沉的调子,但不足以代表整体的主题。因为任何时候,当一个王朝的统治阶级从兴盛走向衰落时,这个王朝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有卓见的艺术家都会起来揭示本阶级的弊病他们一方面对本阶级的腐朽感到憎恶,另一方面对本阶级的统治走向灭亡而感到惋惜。只有少数人的作品中才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他们的作品反映的可谓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但这些作品在秦俑中是少数的,大多数作品并非“昏惨惨”。秦俑作为“俑”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不是表现一种欢快、优美,而是通过肃穆的氛围来表现一种壮美,一种整体的和谐,一种崇高的伟大,静穆的伟大。

 

秦俑的艺术渊源


有的专家认为,秦俑的出现是社会物质基础和艺术基础结合的产物,从中国雕塑史这一宏观线索上,强调秦兵马俑艺术是以往艺术的总结和提高的表现12。另有学者对秦俑艺术的流派及渊源作了综合探索,认为:“秦兵马俑赡塑艺术的出现,基本是本民族赡塑艺术发展的结晶。它是秦人赡塑艺术达到一个高峰的产物,它渊源于春秋战国时秦人的雕塑艺术”。13笔者也曾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首先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如此宏大、写实的陶俑艺术的出现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这种写实主义艺术的基调可以从春秋战国时代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写实主义艺术发展、创新、提高的结晶。另外,从秦人自身发展的脉络上窥探了秦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再次,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进行探索,认为秦俑艺术是对各地区,各民族艺术一个大的吸收和触合的综合体。在继承和融合的前提下,促使其直接产生的动力则是时代精神。总之,笔者认为秦俑写实主义雕塑是继承、融合及时代精神的共同产物,其中缺一不可14

 

秦俑的艺术特色


秦俑艺术特色的研究,学术界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总的认为秦俑是我国雕塑艺术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个高峰。它的写实性是空前的,它的艺术魅力是感人的。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秦俑艺术的总体气势。认为秦俑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大”、“真”、“多”15。它是秦始皇统率的“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的缩影。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再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武装力量旺盛的战斗精神,给人以威武庄严的鲜明印象16。二,秦俑的写实风格。学者们一致认为秦俑艺术所遵循的主要是对自然实物的模拟,不论是俑的身高、胖瘦、面形,还是服饰,甲片等,都力求达到与自然一致。有学者分析了秦俑的各种面形得出结论:“秦俑都是以真人作模特的,是当时艺术家根据秦国军队中现实人物来进行如实赡塑的”17。有的虽不认为它是根据秦国军人塑成的,而是当年刑徒形象的真实再现18,但还是认为它是以真人作模特的。因此,在秦俑写实风格上,至今学术界没有异议。三,秦俑的形象塑造和神态刻画。认为秦俑的形象是概括的,洗练的,在注重表现人物大貌的同时,也不失其细微末节的精到。工匠们通过眉、眼、唇、胡须等细部的刻画,着重表现了武士们机智、勇敢、猛武刚健的性格特征,深刻地揭示了武士们“勇于公战”的精神面貌19。而那些战马,双竖的耳朵,微翕的鼻孔,如铜铃般的大眼,健壮的四肢,昂首挺胸的姿态,充分表现了战马“跃跃欲动,矫健威悍的气慨”20

我认为对秦俑艺术特色应从两方面的统一上去把握。首先,从宏观总体上看,那种“大”、“真”、“多”的气势是西北游牧地区养育出来的秦人骡悍、大度气质的反映。再从徽观局部上看,通过带钩、发髻、鞋底等细部刻画,我们仍可体味到一点“郁郁乎文哉”的周文化的气息。学术界对秦俑艺术特色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么,秦俑艺术特色的各方面是否都值得称道?笔者以为不然。正如一位秦史研究专家所说,我们应对秦俩艺术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公正的论断,既不能贬低它,也不要过分地拔高它21。如果我们把秦俑纳入世界艺术史的范围内来加以横向比较,把它与基本同一时期的古希腊雕塑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优点,尤其是秦俑压倒一切的气势特点是古希腊雕塑望尘莫及的。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些不足之处,秦俑在人物的神态、举止以及人体比倒的把握上还显得欠缺。然而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各自得失的出现都是有它的历史根源的。古希腊雕塑是在民主的历史氛围中产生的,并且作为艺术先声的古希腊学术本身对于自然、对于人有一种无上的祟爱。所以古希腊雕塑是围绕人本身进行的,对于人的表现是极其完美的。而秦俑则是一种专制主义集权制的产物,人的价值——作为一般人(黔首)的价值被贬到最低。再者,秦以前的学术思想一直强调君权,王权,而根本忽视人权、民权。所以艺术家的创造受到了来自观念及上层的重重束缚。因此,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人物雕塑不及动物赡塑发达。秦俑艺术是有它的重大价值的——这正是和古希腊艺术的不同之处。因此,它仍不失为东方艺术的明珠,与古希腊艺术同辉,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永久的魅力。

 

秦俑的制作工艺及彩绘


秦俑是用模制和手塑相结合的手法塑造成的。由于形体高大,因此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模制方法。这也是造成秦俑较板滞的一个客观因素。在模制成形的基础上,采用了塑,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一个俑的身上集圆雕,浮雕、线刻于一体。对秦俑的制作工艺,学术界有很多研究成果22。对其塑造技法基本上认识清楚了,但对工艺流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秦俑的色彩,一些学者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其构成及彩绘技法。采用了发射光谱分析、X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颜料的化学成分。认为秦俑颜料有黑褐、粉绿、白、紫、粉红、大红、天蓝、朱红等九种23。还有同志不仅探索了秦俑彩绘技法,还进一步探索了其源流24。另有专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尤其从艺术色彩学角度分析得极为精到。认为秦俑色彩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了强烈的对比色。还分析了色与光、色与实体的相互关系25。从遣存的色彩看,仍然非常鲜明,而现在复制颜色的效果与之相比则逊色多了,这就说明秦代的色彩制作已经相当发达。由于秦俑颜色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造型中较为板滞的缺陷,从而使这一大型群塑有了一些活泼的气息,可惜我们已经领略不到了。

 

以秦俑为代表的秦代雕塑观念对后世雕塑的影响


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秦俑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典范,是划时代的,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6,它对后世雕塑艺术起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创作观念上的影响。因为秦代的任何大型艺术,都旨在表现一种“上扼天苍,下压黎庶,”“千古之一尊”的思想观念。作为实体的秦俑至迟在东汉已不为人所知,但我们从史载的其它艺术品中仍可窥见这一观念。例如十二金人像,“各重千石”(《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宫前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史记·秦始皇本纪》)还有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代有些艺术品后世看不到了,但有些仍流传后世,如十二金人像,据《关中记》载,一直流传到十六国时。秦俑作为秦代雕塑的典范和集大成者,它集中体现了秦代雕塑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对汉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在西汉早期的作品里,“汉承秦制”的思想体现得非常具体和鲜明。如,徐州西汉早期兵马俑里的一类俑及战马的造型与秦兵马俑如出一辙27。杨家湾俑同秦俑也有相似之处。有学者把以上三批俑作了对比研究后认为“三批俑在艺术构思、雕造技术及特征各个方面有共性,也有个性。……汉俑是吸收秦俑发展起来的”28

艺术细节上的影响是微妙的,重要的影响在于,以秦俑为代表的秦代雕塑旨在体现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千里绝浮云,诸侯尽西来”这种恢宏、博大的气势观念为后代所承袭。汉唐雕塑所形成的深沉雄大气魄,一方面来自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它们的艺术观念可追溯到秦代艺术。

以上看到的是以秦俑为代表的秦代雕塑观念对后世艺术产生的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但仍不要忘记,它对后世雕塑,特别是大型人物雕塑产生的不利和消极影响。回顾中国古代雕塑的脉络就不难看出,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以后的大型人物石雕,仍脱离不了板滞的、程式化的格局。所以说以秦俑为代表的秦代雕塑给中国雕塑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同时也给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束缚了以后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悲剧。

 

秦俩艺术研究的晨望


秦俑一经发现,举世瞩目。目前,秦俑艺术的研究已不限于国内,英国、日本、美国及我国台湾、香港均有学者研究。十四年来,秦俑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研究者人数不多,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不令人乐观。研究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分析、描述上,而对艺术本质的探索还显得不足。因此,秦俑艺术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这样首先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其次需加快信息的交流及反馈,开展综合的,系统的研究。从事考古、历史.美术史研究及美术创作的同志应互相协作。其中从事美术史研究的同志,更应主动参与和推动秦俑研究的潮流。期望美术及文物等刊物为秦俑艺术的研究提供和传递广泛的信息。中国秦俑学研究会的成立必将给秦俑艺术的研究带来生机。再强调一点,在研究过程中应把秦俑艺术纳入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范围,以避免弧立地任意拔高或贬低。卿此,才能扩大秦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从而确立秦俑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重视了以上几个方面,秦俑艺术的研究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注释:

①陈景元  《秦俑新探》载《大自然探索》1984.3。

②泰鸣  《泰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载《文博》1985·1。

③林剑鸣  《秦俑之谜>载《文博》1985·1。

④152526袁仲一  《泰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⑤黄晨岳  《中国西安、洛阳汉唐墓的调查与发掘》载《考古》1981·6。

⑥刘占成  《对秦俑的几点新认识》载《考古与文物丛刊>三。

⑦12袁仲一  《泰俑艺术初探》载《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0·2。

⑧16闻枚言、泰中行《秦俑艺术》载《文物》1975·11。

⑨张文立、吴晓丛  《秦俑主题思想试探》载《陕西省文博考古科研成果汇报会论文选集》。

⑩21林剑鸣  《泰俑主题何处觅》载《文博》1986·1。

1120黄蒙田  《泰陵兵马俑艺术》载《美术家》总第50期,1986。

13呼林贵  《泰俑艺术的流派及渊源》载《文博》1985·1。

14贺西林  《继承·融合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兼探泰俑写实主义艺术渊源》载《文博》1987·1。

17王玉清  《泰俑面形,表情略说》载《泰俑馆开馆三年文集》。

18李鼎铉  《黔首的丰碑——秦俑艺术断想》戴《泰俑馆开馆三年文集》。

19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组、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略论素始皇时代的艺术成就》载《考古》1975·6。

22袁仲一 《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呼林贵  《秦代与西汉陶俑制作工艺浅析》裁《文博》1987·1。

23单伟、赵西晨  《秦兵马俑彩绘成分初探》载《考古与文物》1988·1。

24聂新民  《泰俑彩绘技法及其源流》载《文博》1987·1。

27贺西林  《徐州西汉兵马俑断想——对其年代的质疑》载《文物报》1986·9·5。

28王恺  《泰汉兵马俑的几个问题》载《文博》1987·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