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故事 | 林硕:法兰西画院院长布歇与十八世纪的中国风

林硕 /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12-07

摘要:今年初,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du Louvre)联合筹办的“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特展在京举行。在众多卢浮宫馆藏珍品之中,有一幅名爲《美惠三女神托起爱神丘比特(The Three Graces)》的油画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初,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du Louvre)联合筹办的“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特展在京举行。在众多卢浮宫馆藏珍品之中,有一幅名爲《美惠三女神托起爱神丘比特(The Three Graces)》的油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幅作品出自路易十五朝首席宫廷画师——法兰西皇家画院院长布歇之手,他被誉爲十八世纪最著名的洛可可艺术大师。在他笔下不仅诞生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沙龙、酒肆中的贵妇,更描绘出一系列关于遥远东方的“中国风”系列画作。然而,这位皇家画院掌门人的成长道路并非一片坦途,在他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既有献花与拥趸,却也不乏挫败与嘲讽,可谓毁誉参半。

布歇,全名为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年出生于巴黎,六十七岁在此辞世,是巴黎画坛著名的洛可可艺术巨匠。在他生活的十八世纪初,中欧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商人们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琳琅满目的商品运回西方,整个欧洲都被这些富于东方色彩的艺术品和生活方式深深折服,这股风潮被形象地称为“中国风(Chinoiserie)”。在这种情势之下,艺术领域也受到了来自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当时的欧洲艺术家们纷纷在自己创作的雕塑、瓷器、绘画艺术和园林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图1),大量被贯以“中国”之名的建筑也应运而生。比如,坐落在德国波茨坦无忧宫(Sans Souci Palace)内的“中国茶楼”、瑞典斯德哥尔摩卓宁霍姆宫(Drottningholms Slott)中的“中国楼”。

meishubao/2017120711211934409.jpg

十八世纪德国迈森仿制的中国瓷器

这股浪潮在法兰西更是一时风靡,太阳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of France)就经常穿着华美的中国服饰,乘坐着“八抬大轿”出席盛宴,甚至连大特里亚农宫(Grand Trianon)的屋顶都被饰以青白釉瓷瓦,整个宫廷被一种浓郁的东方氛围所笼罩。上行下效,法兰西的贵族、重臣们亦如是。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子爵(C.L.de S.Montesquieu)为了听旅欧华人天主教徒黄嘉略讲述有关中国的趣谈,竟然不辞劳苦,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八次登门造访。作为路易十五(Louis XV of France)的首席宫廷画师,布歇也敏锐地注意到当时吹遍欧陆的中国风:中国画家笔下的洞石芭蕉、梅兰竹菊以及花鸟鱼虫,无不令他感受到这个东方古国传承千年的精深的文化底蕴,并善于从中汲取养料,并将之运用到自身的艺术创作之中,为方兴未艾的洛可可艺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布歇之所以可以成为十八世纪洛可可艺术承上启下的艺术巨匠,与他善于从不同文化氛围当中汲取养分,求新求变的特色有很大关系。他的父亲尼古拉·布歇(Nicola Boucher)也是一位画家,为了给儿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他辗转将十七岁的布歇送入勒穆瓦纳(FrancoisLemoyne)的门下。而弗朗索瓦·勒穆瓦纳正是洛可可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以轻佻妩媚、细腻繁复的画风享誉欧洲。在父亲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小布歇逐渐在巴黎名声鹊起,被誉为“画坛神童”。年仅二十岁的他报名参加了法兰西皇家画院赛事,一举斩获“罗马奖”。原本,曾经获得“罗马奖”的布歇可以自动获得前往罗马精修的机会,但由于当时学院名额已满,使之擦肩而过。然而,意气风发的布歇并不满足于成为巴黎的翘楚,始终希望走出法国,到外面的世界去追求不同寻常的艺术元素。斟酌再三,他决定自费前往心中的艺术圣地意大利游历学习,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

旅学意大利期间,布歇发现十七世纪流行的田园牧歌题材已经不适应十八世纪的审美需求,而古希腊神话题材方兴未艾。于是,他尝试将洛可可艺术与希腊神话题材相结合,他笔下描绘的神话女神形象则偏向娇艳、柔媚。四年的旅学生涯转瞬即逝,布歇在1731年重返故乡。当时的巴黎街头,各类沙龙正大行其道,成为思想家、戏剧家和画家展示自己的舞台。学成归国的布歇开始凭借自己娴熟的绘画技巧出入名媛们举办的各类沙龙,一边为贵妇设计珠宝饰品的图案,一边为女主人画肖像。这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他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尔侯爵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绘制的画像(图2)。画中的蓬帕杜尔侯爵夫人仪态端庄优雅,表情轻松庄重,一席墨绿色的拖地长裙点缀着粉色的花饰,非常符合她十八世纪法兰西艺坛盟主的身份与气质。蓬帕杜尔侯爵夫人与布歇在审美情趣上颇为契合,都钟情于使用冷色调营造出优雅的氛围,使人体味到一份只有贵族才保有的高贵与疏离感。从此以后,布歇不仅承担了为这位“无冕王后”创作画像、设计珠宝、服饰图案等工作,甚至连她在凡尔赛私人剧场的舞美设计也都出自其手,可谓事无巨细。值得一提的是:蓬帕杜尔夫人还曾经专门拜布歇为师,学习艺术创作,颇有几分近代宋美龄拜黄君璧为师学习国画的味道。

meishubao/2017120711222853335.jpg

《蓬帕杜尔侯爵夫人肖像》,弗朗索瓦·布歇

虽然,布歇因蓬帕杜尔夫人为人所知,但其艺术追求并不仅仅是为权贵、沙龙名媛创作肖像画。在他笔下还创作过一系列神话题材的作品,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美惠三女神》(图3)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美惠三女神,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妩媚女神阿格莱亚(Aglaia)、欢乐女神欧芙洛塞妮(Euphrosyne)和宴飨女神塔利娅(Thalia),合称“美惠三女神”,也有人音译为卡丽忒斯(Charites)。按照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os)在《神统记(Theogony)》中的阐释:三位女神都是天神宙斯(Zeus)与泰坦女神欧律诺墨(Eurynome)所生,长期伴驾随侍在爱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身旁。《美惠三女神》是西方永恒的艺术题材之一,从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到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都曾创作过这一主题。但是,布歇的这幅画作既不同于拉斐尔,又和鲁本斯存在差别。因为在美惠三女神的肩头,还托举着小爱神丘比特(Cupid)。他的双手舞动着火把,象征着人间的爱情之火在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天际。这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开弓射箭的丘比特形象有很大差异;而他的弓箭则由左侧的女神代为保管。作品同样是运用布歇擅长的冷淡的色调,烘托出希腊神祇的神秘主义氛围。

meishubao/2017120711231110095.jpg

《美惠三女神托起爱神丘比特》,弗朗索瓦·布歇

1737年,布歇被法兰西皇家画院评为正教授,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此时的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着力创作一系列以中国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此后的五年中,布歇充分借鉴、考察了中国画作、以及外销瓷图案的基础之上,提炼出自己脑海中的东方元素加以利用,最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著名的“中国风系列画作”,包括:《中国皇帝朝会》、《中国婚礼》和《中国花园》等等;其中的多幅画作被皇家工场制作成名贵的挂毯用以装点宫廷。然而,布歇却从未踏足过中国,甚至连亚洲的土地都没有到过。他所创作的“中国风”绘画艺术,一方面来自于法国传教士和商人们的口述;另一方面,是借鉴法国商人贩卖回国的中国艺术品。虽然布歇笔下的中国与历史的真实存在许多出入,实际上是将法兰西的贵族生活和中国的文化元素杂糅在一起的产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移花接木”;但绘画艺术品毕竟不是照片,只要能够基本遵循事实,能反映出当时法国人眼中的东方世界就已经达到目的了,实在无需苛责太多。

然而,这位法兰西首席宫廷画师的艺术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布歇画风之中夹杂的奢华骄矜和甜腻肉欲为他博得了王室、贵族的青睐,也令他受到启蒙思想家的凌厉批判。百科全书派的掌门人狄德罗(Denis Diderot)尖锐地批评这位法兰西美术院院长的作品充斥着穷奢极欲与低级堕落的韵味,认为布歇是在不遗余力地为腐朽的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服务,而其画风中透露出的高贵的神秘主义与疏离感,也被指斥为对民众的蔑视。更有甚者,狄德罗对布歇的神话系列也大加鞭笞,认为他笔下的女神既不神圣、也不贞洁,几乎与娼妓无异。在巴黎坊间也充斥着各种流言蜚语,说布歇能以六十二岁高龄执掌法兰西画院并非靠真才实学,全都是蓬帕杜尔夫人在国王面前吹枕边风的功劳。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布歇成为法兰西画院院长是在1765年,而蓬帕杜尔夫人早就在前一年的初春撒手人寰。他的当选无疑是五十年笔耕不辍、长期艺术积淀的结果。

1768年,在一片飞短流长声中,弗朗索瓦·布歇主动请辞院长职务,继续以宫廷画师的身份为王室服务。两年后,布歇在卢浮宫辞世,享年六十七岁。如果从他十七岁拜勒穆瓦纳为师算起,其艺术人生正好五十年。尽管他的一生确实存在谄媚宫廷等让人垢弊之处,但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时代局限。在布歇故去几十年后,埃德蒙·龚古尔(Edmond de Goncourt)和茹尔·龚古尔(Jules de Goncourt)给予了他较为公正地评价:尽管“他是用猥亵的暗示与刺激来减轻路易十五的伤感”,但仍不失为十八世纪承前启后的艺术巨擘。他不但继承了华托、勒穆瓦纳开创的洛可可风格,更延纳、传授了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等弟子,共同将洛可可艺术推向了高峰。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笔下诞生的“中国风系列画作”,忠实地记录了十八世纪法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与法国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遗产。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联系邮箱:vip@zgmsbweb.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