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看到了真实的自然,并把它写到了画里

贺玮 综合报道  发表时间:2018-07-16

7月14日,在UCCA个人大型回顾展开幕前夕,徐冰于北京墨斋画廊举办了名为“徐冰:文字与自然”的小型研究性个展,展览通过梳理徐冰与“文字”有关的一系列作品的发展线索,探讨了中国文字与绘画、自然之间的关系。

meishubao/2018071614491041239.jpg

艺术家徐冰在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展出的作品包括:早期版画作品《碎玉集》(1978-1983)和《复数系列》(1987-1988),用毛笔、宣纸和水墨创作的书法风景画——《文字写生》系列,大型装置作品——《鸟飞了》《背后的故事》,以及《芥子园画卷》和《天书》。

meishubao/201807161449506301.jpg

meishubao/2018071615221643785.jpg

meishubao/2018071615334324605.jpg

展览现场

由于对人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徐冰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长期以来,对徐冰的研究大多囿于以上两个方面。而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林似竹博士基于对徐冰的长期研究,重新审视了徐冰历年的创作,挖掘出其中以“自然”为核心的创作主题,并在该主题中着重探索自然与人类思想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于两种极具中国性的意义表现形式:中国文字的绘画性与中国绘画的文字性。

meishubao/2018071614502988464.jpg

墨斋总监余国梁为参观者导览

早期作品

在《碎玉集》(1978-1983)和《复数系列》(1987-1988)等早期作品里,徐冰用版画这种媒介来描绘他于文革期间在中国农村的生活体验。他充分利用了版画木刻中凹版印刷的特性,将形象化的符号式图像提炼成点线组成的本质化艺术语言。他将这些点线简化到极致,使其成为能够代表他个人经历的图标性符号。这种基于自然形态的符号语言,似乎预示了徐冰接下来脉络更为明确的探索:通过文字和其与图像制作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自然和文化的主题。

meishubao/2018071614515246995.jpg

芳草地, 1990, 木刻版画, 7.8 x 8 cm

meishubao/2018071614530447675.jpg

庄稼地 1988 木刻版画

《文字写生》

在1999年喜马拉雅山脉的旅途中,徐冰开始以书写汉字的形式勾勒出他在山水中的体验。他曾说,他真的在山水间“看”到了汉字。在由此产生的《文字写生》系列中,徐冰用水墨和毛笔在宣纸上作画,将“活着的字”——即文字来源于自然这一概念——延伸到艺术创作,尤其是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绘画与文字一直在书法的笔墨和诗歌的意象中紧密相连。在《文字写生》系列中,徐冰用汉字的形象取代艺术家对自然形态的描绘,来重塑绘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书法的图标性和象征性置入绘画中的方法,徐冰不仅重新制定了绘画领域的图文关系,而且将书法的笔墨引入到绘画当中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进行了重演,但是这一次的转变完全是由他自己来创造的。

meishubao/2018071614541235777.jpg

文字写生, 2013, 水墨,尼泊尔纸, 132 x 80.5 cm

meishubao/2018071615155044.jpeg

苏州文字写生

苏州文字写生局部

《鸟飞了》

徐冰将《文字写生》的概念进一步向实体的、体验式的装置艺术延伸,并创作了一组规模宏大的装置作品《鸟飞了》(2001),《猴子捞月》(2004)和《紫气东来》(2008)。在此,徐冰重新演绎了仓颉受自然形态的启发而创造文字的过程,而他则使用完全相反的表达顺序:作品中并没有呈现自然形态到文字符号的转变,而是让文字符号回归到他们的自然形态,成为“活着的字”。在本展览的标志性装置作品《鸟飞了》中,徐冰选用“凹雕(intaglio)”或“白在黑上(white on black)”的版本,呈现汉字“鸟”的各式形态:从现代的简体字形,追溯它在历史中演变出的各种字体形式,直至回归字符最初形似飞鸟的状态。

meishubao/2018071615121935995.jpg

meishubao/2018071615122912198.jpg

《鸟飞了》

《背后的故事》

2004年,徐冰再次以山水画传统作为创作主题,但这一次,他放弃了一贯使用的笔、墨和纸,转而尝试装置和灯箱。在这个名为《背后的故事》的系列里,徐冰选取极负盛名的古代大师作品为摹本,使用枯萎的植物和撕裂的塑料布等“非艺术性材料”,在光与影渲染下塑造出形似摹本的装置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品的正面——标志性的大师作品——而且能看到作品的背面——令人叹为观止的材料混合物,在光影的作用下以标引符号性的方式呈现。通过这种方式,徐冰质疑了山水画创作的历史和传播方式,并提出这样的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何赋予这样的创作以意义的呢?

meishubao/201807161505527261.jpg

背后的故事:夏山图 (正面), 2018, Mixed Media 综合媒材, 140 x 310 cm

meishubao/2018071615062394297.jpg

背后的故事:夏山图 (背面), 2018, 综合媒材, 140 x 310 cm

meishubao/2018071615064684287.jpg

作品局部

《芥子园山水卷》

在《芥子园山水卷》(2010)中,徐冰对与作品同名的17世纪版画手册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就像是一本用于传播山水画传统的图像化“字典”。这种山水画传统既是一种由社会建构下产生的符号和特征所构成的“文字”,又代表了一种释义学派的传统。这种传统只有通过对典型范式或“文本”的学习、重新演绎、重新解读和传播才能使其获得当代的意义。在此,徐冰提出这样的疑问:原本根植于自然的文字如何能够完全地变成历史与文化的建构?

meishubao/201807161507392578.jpg

meishubao/2018071615082563872.jpeg

《芥子园山水卷》(2010)

《天书》

在本展览的末尾,艺术家和策展人特别设置了一个阅览室。观众可以在这里静静品读由徐冰亲自雕刻木板并活字印刷而制成的《天书》(1987-1991)。这件经典之作于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首次亮相,而今年刚好是它面世后的第30周年。在艺术家和策展人对这四册《天书》的重新审视中,他们发现:许多徐冰设计出的字符,从它们的建构方式、自然过程、形态、本质和想法上看——如树木,沿着山脉顺流而下的水(或被水侵蚀的山脉),四条腿的动物——都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存在感。徐冰曾回忆道,这些充满想象的实践就像是一个个引子,激发出了许多关于文字的本质性和自然的文字性的疑问和思考。

meishubao/2018071615184630334.jpg

meishubao/2018071615125810480.jpg

《天书》

有趣的是,“中国文字的绘画性与中国绘画的文字性”这一话题在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中屡见不鲜,但当一位前卫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这样深植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的哲学观或自然观时,首先注意到这一点并将其以展览方式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位美国学者——林似竹。对她来说,这或许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发现,而对徐冰来说,这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他以中国人的眼睛看到了真实的自然,并把它写在了画里。

meishubao/2018071615211827494.jpg

徐冰与林似竹共同参观展览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