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国画家

郎绍君  发表时间:2017-01-10

摘要:本文以历史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方法介绍20世纪国画家。文中广义使用“国画”或“中国画”一词:在材料上包括水墨、水墨淡彩、重彩、白描和以水墨为主的综合材料绘画,在风格上包括各类传统作品和中西融合作品。在叙述上,采取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凡跨时期与地域的画家,一律放在他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那一时期和地域介绍。

20世纪国画家

郎绍君

 

       本文以历史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方法介绍20世纪国画家。文中广义使用“国画”或“中国画”一词:在材料上包括水墨、水墨淡彩、重彩、白描和以水墨为主的综合材料绘画,在风格上包括各类传统作品和中西融合作品。在叙述上,采取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凡跨时期与地域的画家,一律放在他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那一时期和地域介绍。

 

  10——20年代世纪初,中国画坛发生很多重要变化。

 

      一、画家身份与生存方式的变化

 

       清王朝和整个帝制的衰落和灭亡,使依附于皇室贵胄的画家转靠社会职业或卖画维生;战争、动乱和谋生需求,令一些过着隐居生活或偏远地区的画家进入大、中城市。画家迅速市民化、职业化和更广泛地商业化。

 

   二、艺术社团的活跃

 

   清末民初,在上海等大中城市,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画社团。这些社团以“发扬国粹”“改革创新”“增进交流”和推进艺术市场为宗旨,雅集、讨论、课徒、展览、售画、办刊物、编画册……,社团发展是艺术繁荣的标志之一,它促进了中国画进一步的社会化,强化了它与政治、市场、文化思潮的联系。

 

  三、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

 

  1898年,一些城市的新式学堂仿照日本教育,开设图画手工课。1902年,清廷准予高等小学堂和中等学堂开设图画、习字课。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正式招生,掀开了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序幕。辛亥革命后,各地相继出现了私立和公立美术学校,这些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中国画课程。教师逐渐成为国画家的社会职业,学校逐渐成为国画活动的集中地。

 

  四、对外交流的扩大

 

  从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的闭关自守,开设通商口岸,中国与世界有了大量经济文化交往。历经庚子事变和辛亥革命,这种交往愈加频繁和深入,西方化成为一大潮流。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入西方思想文化以求中国的现代化,成为社会主潮。

 

  五、多样化的选择与趋势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社会的巨变,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传统中国艺术。有的从批评清代正统派入手,对传统画学进行重新审视以寻求“真正”的正宗;有的主张引入西方写实绘画以改造中国画,或打出“折中中西,调和古今”的旗号以求新变,还有的致力于“发扬国粹”,强调在传统经验基础上的推进。不同的观念和选择,彼此间的激烈论争和消长,使中国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上海及江浙地区画坛

 

  自南宋以来,江、浙、皖地区就成为金石书画家最多的地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埠,随之也成为云集画家最多的城市。

 

  重要画家(1911年前逝世者不计)

 

  蒲华(1830-1911年),字作英,号胥山外史,浙江嘉兴人。1894年至上海,鬻书画以自给。吴昌硕《芙蓉庵燹余草》序云:“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晨夕过从,风趣可挹。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橐残笔两三支诣缶庐,汗背如雨,喘自未定,即搦管写竹石,墨渖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之洒落逾恒人也如此。所作诗类见于题画,不解思索,援笔立就,疏宕之气播为天籁……”蒲华无子女,逝世后,全赖吴昌硕等友人为他料理丧葬。1

  蒲华善草书,奔放如天马行空,时罕其匹。2 俞剑华说他“早岁画花卉在徐渭、陈淳间,晚乃画竹,醉心文同。一竿通天,叶若风雨。山水树石亦淋漓元气,不规规于蹊径,盖取法石涛、石溪而加以变化。”事实上,蒲华画花卉初学同里周闲(1820-1875年),继而上溯明清诸家 。曾见周闲《芍药》轴(1873年),用没骨法,其笔势之宽博,色墨之浑融,花朵之丰腴,确与蒲作英画有某种联系。3 但蒲华成熟期雄杰奔放、意态恣纵的画风,则是周闲所无、而唯其同辈画友胡远、吴昌硕等才具有的。在后期海派画家中,蒲华不乏法度而又豪纵奔的作风颇具代表性。

 

        钱慧安(1833-1911年)初名贵昌,字吉生,别号清溪樵子。浙江湖州人(一说上海宝山人)4。“幼从事于丹青,善工笔画,以人物仕女为专长,间作花卉山水,均能自出机杼,不落前人窠臼。画名久著,时下风行。”早年学费丹旭,继而参学改琦、上官周、华新罗和陈老莲,形成自己的风格。钱氏早年擅肖像,1862年(壬戌,同治一年,30岁),与王秋言、包子梁合作画《萍花社雅集图》,描绘24位书画家在花圃中聚会的情景。5 中年后,画人物故实、古人诗意、吉祥题材渐多,有时甚至加入世事讽喻的内容。如《有钱能使鬼推磨》(1882年)《钟馗嫁妹》等作,把鬼的形象都画成曲毛高鼻、身着军装的“洋鬼子”,曲折表达了画家对西方侵略者的愤懑之情。约光绪中,钱慧安乘船北上杨柳青,先后在齐健隆画店、爱竹斋画店绘制年画样稿6,成为画史上专业名家与民间绘画结合的美谈。钱氏人物画,多以劲峭古拙的渴笔勾勒衣纹,染淡色,讲究配景,大不同于晚清流行的人物仕女画。钱氏弟子甚多,以沈心海(字兆涵)画风最似乃师。

 

       杨伯润(1837-1911年),字佩甫,别号南湖。浙江嘉兴人。1854年避乱到上海,鬻画养母。7 杨逸《海上墨林》卷三曰:“其画初尚浓厚,中年后造诣精深,渐归平淡,雅秀之气为诸家所莫及。书近颜米,秀骨天成,工诗,有南湖草堂集八卷,语石斋画识二卷。”杨伯润曾被选为豫园书画善会会长。吴昌硕《怀人诗》有赠杨伯润曰:“海上浮家长闭关,似乘书画米家船。南湖烟雨春无主,想见吟诗思渺然。”杨氏作品,山形多圆势,讲究浓淡墨色,略似董其昌,但点画烟树,出笔率意而清劲。

 

       吴昌硕(1844-1927年),名俊卿,中年后更字昌硕,别号缶庐。江安吉县人(今属孝丰县),家境清寒,以耕耘度日。约15岁,习篆刻、学诗。17岁(1860年),太平军攻占安吉,与家人被乱军冲散,流浪外地达5年之久。1865年考中秀才,但无意于仕途,一心钻研金石篆刻与诗书。29岁离家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寻师访友,约34岁始学画,8 37岁(1880年)迁居苏州,44岁(1887年)迁居上海。1899年,同乡丁兰荪举荐他做了江苏安东县令,因对上不愿曲意逢迎,到任月余便辞官而去。1913年任西泠印社社长。1915年,继任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长。

       吴昌硕是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由唐楷而汉隶,再攻篆籀金石,写石鼓文数十年不断。其篆隶浑朴自然、古拙雄强;又以篆隶之法作草书,苍浑跃奔,气势逼人,被尊为近代篆隶北碑书法的最高代表。他的篆刻,出入浙派、皖派,上溯秦汉碑版权量,封泥瓦甓,钝刀出锋,章法森严而奏刀大胆,雄奇、浑朴而婀娜,成为印学史上划时代的大师,影响所及,被称作“吴派”。

吴昌硕又是晚期海派绘画的杰出代表。10 他初向任伯年请教画法,伯年激赏他雄厚的笔力,以友相待。11 约50岁的作品,还可看出伯年的影响。12 后广泛借鉴赵之谦、吴让之、张孟皋、李复堂、金冬心、高且园、石涛、八大、陈淳、徐渭诸家,画艺日进。约65岁后,更多融入了书法用笔,形成自己的大写意风格。他擅以圆劲、朴厚、凝重、苍老的中锋笔线,刻画简逸、雄健而又古拙的花卉形象。主张“画气不画形”,所谓“气”,就是贯注于作品的至大至刚的内在生命与力量。清代正统花卉画因辗转相袭和一味秀美,至晚清多趋于小巧、细弱、轻软。随着金石学和海上画派的崛起,崇尚新奇、僻涩、古拙、刚劲、清新渐成潮流,形成与正统派审美趣味的对峙之势。从任熊、赵之谦、虚谷、胡公寿、蒲华、任伯年到吴昌硕的绘画,从阮元、何绍基、沈曾植、吴昌硕、康有为的书法,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脉络。吴昌硕诗曰:“余本不善画,学画思换酒。学之四十年,愈学愈怪丑。”“怪丑”是正统派对他的批评,指的正是与柔美相对的雄强有力,是吴氏所追求的“重、拙、大”画风 13。20年代以后,当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相继成为气候,这一呼应着时代的审美趋向终于成为主潮。吴昌硕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吴昌硕的弟子和追随者,以李苦李、诸宗元、王震、陈师曾、赵起、王个簃、赵古泥、诸闻韵、诸乐三、沙孟海等最著名。齐白石、潘天寿、凌直支、李苦禅、吴茀之等,也都深受其影响。但不少吴氏弟子及追随者,缺乏吴氏的文化与书法功底,只能袭其皮相,一味雄强,流于空油犷悍。

 

       高邕(1850-1921年)字邕之,号李庵,自署苦李。杭州人,久寓海上鬻字为生。杨逸《海上墨林》说他“生有异禀,酷好临池,弱冠游庠,书名已噪。书法根据秦汉篆隶,于魏晋六朝唐宋碑版,靡不窥见精微。独好李北海书,孤诣苦心,劬不致病。自号苦李。四十岁后专抚瘗鹤铭,间学苏黄,皆能别开生面,不落寻常窠臼。画宗八大石涛,山水花卉,神味冷隽,迥不犹人。”。所见高邕阔笔水墨山水,淋漓奇纵,有石涛八大遗风。吴昌硕曾这样描绘高氏的职业艺术家生活:“癖书一匄知者谁,我却事事见所为。喜不梳头得秦篆(原注:君新得明拓泰山刻石二十九字),概欲识面唯汉碑。行年四十嗟老大,饮酒看花例不戒,黄花寿君君曰吁,纵能比瘦难比怪。”

 

       吴庆云(?-1916年)字石僊,晚号泼墨道人。南京人,久寓沪上,是海派著名山水画家。《海上墨林》评曰:“工山水,略参西画,独得秘法,丘壑幽奇,窅然深远,人物屋宇,点缀如真。画夏山雨景,渲染云气之法,莫窥其妙。画甚投时,粤人尤深喜之。”黄宾虹说,吴氏“初画山水,略仿蓝田叔,喜作秋山白云红叶”到沪后,慨然思变,于市肆见日本画家圆田、栖凤的作品及摄影画片,若有所悟,遂独居楼上,朝夜揣摩,终于创造出用水渍纸,再“以干笔蘸墨,区其阴阳凹突”的画法。“论其画者,赏其融恰,厌其模糊,往往不见惬于好古之士。”14 吴氏之画,除明显留有蓝瑛的痕迹外,还从二米、戴熙等有所汲取。山重水复,篱落村舍,溪桥野渡,有各色人物出没其间。画法则参用近大远小的定点透视,造成深远的空间感。树木枝叶、房瓦舟篷、点景人物,大都精细真似,让人“有看头”——这反映了山水画趣味趋俗的倾向。

 

       何维朴(1844-1925年)字诗孙,晚号盘止、盘叟,又号秋华居士,别署晚遂老人,又自称“清凉山下转轮僧”。湖南道州人,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之孙。曾任内阁中书,后以道员分江西,辛亥革命前任上海浚浦局总办。民国后,以遗老身份闲居上海。其书法绍摹其祖,画则宗法四王,尤近娄东,多仿古之作,笔意沉静,但乏于创造。辛亥后,当吴昌硕等以粗笔写意横行海上,何维朴仍谨守四王衣钵,坚守“无一笔不合古人而无一笔泥守古法”的原则,15 而当四王山水处于人人喊打的局面,他仍静心摹写王原祁,称王原祁“出奇肆于平淡,含秀润于苍莽”。16 但何氏与海派艺术家保持着友谊,是豫园书画善会的发起人之一。

 

       陆恢(1851-1920年),字廉夫,号狷叟,江苏吴江人,早年从刘子和(德六)习花卉,复从陶诒孙(焘)习山水,后晤吴大澂,得观摹吴氏所藏历代名迹,又随游三湘、辽东山水之胜。喜收藏,精鉴赏,曾助吴兴庞莱臣、武进盛宣怀等著名收藏家审鉴书画。又喜古碑拓,“书擅汉隶,旁参魏晋六朝,遒劲有金石气。”17 其作花卉蔬果,精于写生,清秀淡雅,气格在南田、新罗之间。吴昌硕《题陆恢画》诗云:“黄花簇簇斗芳菲,蔬菜经秋啖更肥。绝爱毫端风露冷,古今名重陆探微。”陆恢山水多水墨,时或淡著色,丘壑繁复,笔墨浑融,气息厚重。初以四王为根基,又上溯元人如赵吴兴、黄公望、王蒙等,力求合古今为一体。所见作品大体有两类,一类笔画紧密,有石谷气象;一类笔画疏秀,略近大痴。与“泽古功深”“风格清丽”的另一苏州画家顾若波相比 18 ,陆氏远为苍劲有力。1896年,张之洞曾集海内名家补绘王元晖《承华事略》,以陆氏总其事。晚年由沪返苏州,弟子有陈摩、樊浩霖、顾嵓(墨畦)、黄裳吉、沈塘、宗履谷。

 

       顾麟士(1865-1930年)字谔一,号鹤逸,别署鹤庐、筠邻、西津、西津渔父,苏州人。清代著名收藏家顾文彬孙。30岁时(1895年)发起组织怡园画社,推吴大澂为社长,参与者有顾若波、陆廉夫、杨见山、吴昌硕、金心兰、倪田、吴秋农等。顾氏与陆廉夫最为相契,陆氏有一小印曰“顾陆丹青”,借顾恺之、陆探微比诸二人。19 顾鹤逸一生居苏州,很少寻访外地名山。在新潮澎湃的民初画坛,他以坚守传统著名。20年代末,陈小蝶著文谈当时的国画派别,列顾氏为“复古派”,并说“吴中子弟,莫不随顾氏步趋而成其一派。”20

 

       顾麟士擅山水,偶作花卉写生。其山水,由戴醇士(熙)入手而上溯廉州(鉴),追踪元明诸家,有时也仿石涛、六如等。尝见其《水墨蕉菊图》综合郭清狂(诩)和石涛,自成一格。21 又见其《釐峰夜雪图》(1925年),纯以淡墨皴画茫茫雪景,荒寒之气溢于楮墨间。顾氏对自已的评论是“惟习南宗,囿于熟境”,又说“少时学画苦薄弱,积习祛卅年,居然造浑厚之境。惟一弊甫除,又生笔少简练之弊。”著有《过云楼书画补记》《鹤庐画赘》等。吴昌硕《题鹤逸画》诗有句云:“胸中五岳罗苍茫,吴淞剪水真寻常。鹤逸游艺自今古,不受促迫拘翱翔。”“游艺今古、不受促迫”的画家,在现代社会是越来越少了。

 

       倪田(1855-1919年)初名宝田,字墨耕,号璧月庵主,江苏扬州人。幼孤,扬州画家王素役之磨墨涤砚,田潜摹之,王素喜其聪,乃收为弟子,授以人物仕女、花鸟走兽鱼虫画法。80年代中期,一度从苏州吴大澂游,参加怡园书画雅集。稍晚或同时,寓居海上,折服任伯年画,逐私淑之,成为任氏画风的主要后继者之一。倪田作品,40岁以前均不类任伯年,22 凡近任氏风格的,都是1895年任氏逝世后之作。黄宾虹说,倪田“来沪后,参以任伯年笔意,而稍变其法,得成名于海上。”所谓“稍变其法”,即以任氏为主,又参以王素、华新罗等,形成稍异任氏而不出任氏体系的风貌。任伯年是在其艺术鼎盛之年夭亡的,而倪田的成名,恰在任氏谢世不久,其颇似又有所不似任氏的画风,能够唤起任氏仰慕者的追怀之情。

 

       俞礼(1862-1922年)字达夫,号随庵,浙江山阴人,久居沪上卖画。曾在汉口路设一茶寮,壁悬名人字画,以招文人墨客品茗光顾。俞礼是任伯年弟子,人物花鸟,尽得亲传。伯年逝世时,俞礼35岁。后参酌任熊、陈老莲、徐渭、金冬心,力求变格。所见其晚年作品,凡人物(造型、笔线等),仍酷似乃师,花鸟和点景山水多变得厚重、拙稚,或穿插以工细笔法,施之以大写手段,显现出金冬心或徐青藤等的影响,款题也似隶非隶,以生拙随意为宗。入任伯年之室而欲出,力求综合数家独成一体,但其综合常常变成了组合、拚合。

 

       黄山寿(1855-1919年),原名曜,字旭初,武进人。官直隶同知。与他有过交往的张鸣珂说,黄山寿少年时即能画,早年收藏和临摹了很多改琦作品,几能乱真,由是声誉日起。23 《海上墨林》说他“善写工细人物,双勾花鸟,青碧山水,尤擅墨龙。客游宁波、粤东、津门,画名甚噪。拳乱后南归寓沪鬻画,日无暇晷,兼写汉隶,于石门颂尤有心得。生平言行笃诚,乐于为善。”黄山寿能画人物、花鸟,人物多工细浓重,脸形极似改琦,花鸟面貌较多,有浓丽,有淡冶,大多描绘认真,颇见功力,但乏于创意和神彩。

 

       吴观岱(1862-1929年)号适庐,无锡人。幼孤,白天为学徒,夜里刻苦学画。文明书局创办人廉南湖招入京,委画书籍插图,得摹廉氏小万柳堂藏画。初工花卉,师法潘锦、华新罗、恽南田等,后以山水为主,兼画人物花卉。山水宗法石涛、石溪、八大,或参以沈周笔意,以雄健为宗。其《题松溪客话图》云:“明末有三奇人,一为清湘大涤子,一为石溪残道人,一为八大山人。国变后,皆遁迹韬晦,讬诸俘屠,发为吟咏,多苍凉悲感语。所作画亦奇气横溢,有不可一世之概。”24 无锡在江苏最早兴起宗法石涛、八大之风,与吴氏有相当的关系。

 

       这时期活跃于上海及江浙地区的画家,还有曾熙(1861-1930年)、李瑞清(1867-1920年)、 杨逸(1864-1929年)、 汪洛年(1870-1925年)、俞原(1874-1923年)等,不具述。

 

       北京地区画坛:

 

       清末的北京画坛,比上海画坛寂寞得多。民国后,北京成为政治和文化交战的中心,开始吸引政客和文化人。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使苦思一睹清宫秘藏古代名作的画家纷纷北上,北京画坛也空前热闹起来。约至1927年间,定居或曾留居北京的外省市籍国画家、收藏家有姜筠、廉南湖、齐白石、金城、陈师曾、陈半丁、陈汉弟、姚华、贺履之、汤定之、陶鉴泉、凌文渊、汪霭士、吴观岱、吴征、俞明、王梦白、郑锦、萧俊贤、萧谦中、徐宗浩、余绍宋等,可谓盛矣。

 

       重要画家:

 

       姜筠(1847-1919年)字颖生,号大雄山民,安徽怀宁人。光绪17年(1891年)举人。久居北京,是晚清民初京师最富影响的画家之一。黄宾虹《虹庐画评》曰:姜氏“以孝廉入都,不求仕进。工画能文。……所作山水花卉,初无专师,于清湘、瘿瓢、复堂诸名家尤为近。乘兴挥洒,豪情胜概时流露于楮墨间。”后与同邑陈昔凡(庶)同师王石谷,专意临摹,得其层峦叠嶂,高远、深远、平远之趣。由是名溢京城,求画者接踵。姚华《题姜筠画》不无讽喻地写道:“低首耕烟只后尘,都门晚近说姜筠。文章一例堪论画,突过昌黎更几人!”“耕烟”即王石谷。姜筠只是步石谷“后尘”,正如文章专学韩愈,怎么能超过他们呢?近人谈画史,常有“四王末流”之说,姜筠庶几近之。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闵侯人,光绪八年壬午(1882)举人。少孤,苦读诗书,壮年游台湾,主讲于杭州东城讲舍。继而任教于北京五城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以译书、卖画为生。林纾政治上支持光绪皇帝维新,文学上推重桐城派古文,以守旧著称。曾与人合作,用古文翻译了179种外国小说、戏剧名作,成为中国著名的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氏擅画,早年多作花卉,晚年多画山水。其题画诗自评曰“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竟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但诗中也有“镇日求闲那得闲,乱前征画乱余还。箧中幸剩清晖本,筑得桐江一角山。”“年来酷似蓝田叔,复社诗流颇见知”之言。这就是说,他不仅学石涛(苦瓜),也学王石谷(清晖)、蓝瑛(田叔)。他不是不学历代各家,只是不“苦学”,喜以己意变通而已。其作品,大多丘壑繁密而不拘程式,喜渴笔勾擦,自有一种拙趣在其中。

 

       萧俊贤(1865-1949年)字厔泉,号铁夫,别号天和逸人,以字行。湖南衡阳人。先后拜苍岩法师、沈翰为师习绘画,专学四王。1901年,捐小吏于江苏,其画转而宗法宋元。1907年,应李瑞清之聘出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毛笔画教员,成为20世纪在新式学校教授中国画的第一人。萧氏与陈师曾之父陈散原相熟,曾任其家教,时师曾在南京读书,二人关系在师友之意。民初,曾任私立南京美专国画科主任。约1919-1920年间移居北京,任国立北京美专国画科教授、主任教授。1928年冬再次南下,归隐沪市,直到逝世。25

        萧俊贤执教南北, 蜚声艺坛。其画由四王而扩及石涛、石溪、八大、董其昌、沈石田及元四家,又能师法造化,自成一格。其作画,喜用羊毫,多淡墨燥笔侧锋,以皴擦为主,略加渲染,点重苔,很有浑厚感。又有一种没骨青绿山水,“以彩代墨,随笔点染,倍觉清丽。” “苍古浑厚、淡远秀逸兼而有之”。亦能画花卉,能诗擅书,行草凝炼厚劲,在颜、苏之间。总的说,萧氏重视临摹与研究传统,又有所综合创造,但不属于齐白石、潘天寿那样大胆“独造”的画家。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江西修水县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晚清湖南巡抚,父陈三立,进士出身,曾任吏部主事,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师曾生于湖南祖父官署中,幼习诗书绘画,青少年时代随家辗转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所附之矿路学堂。1903年东渡日本学博物。1910年返国,历任教育部编纂,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国立北京美专教授等。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与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成立,陈师曾出力很多。

       陈师曾擅诗歌、书法、篆刻、绘画,悉画史,长于著文,是近代杰出的艺术通才。他兼能花卉、山水、人物。其花卉,曾得吴昌硕指授,又综合沈石田、徐青藤、陈白阳、石涛、李复堂等,以大写为主,兼作小写。用笔刚中寓柔,挺拔清劲。本书收入的《芍药》(231号),用没骨法,笔势宽博,着色丽而雅,花叶饶有姿情。陈师曾的山水,多取法石溪、石涛、龚贤、蓝瑛、沈周,多勾皴少渲染,用笔疾速,意气恣纵,在粗服乱头中透着生命的强悍与自信,与循规蹈矩、气味清淡的正统派山水迥然有别。在四王未流山水还颇有势力的世纪初,这种画风产有过“振衰起溺、补偏救弊”之功。但“补偏”有时过度纵放,不免失之荒率。师曾另有得自观察写生的小景园林,纳新奇于平凡,寓雄劲于秀巧,笔墨精练自如,偶或融入西法而不显痕迹,比大幅作品更耐品味。师曾还能画人物,笔简意赅,颇能传神,被丰子恺称为中国最早的漫画家,代表作有《北京风俗图册》《读画图》等。师曾治印初学赵之谦,继学吴缶庐,有《染苍石印存》存世。著有《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等。1923年,因奔继母丧返南京,感染痢疾而亡,年仅48岁。

 

       金城(1878-1926年),字巩伯,号北楼,浙江吴兴人。“幼即嗜丹青,课余握管,辄迥异常人。” 1902年赴欧,入英国铿司大学习法律。1905年返国,任上海会审公廨襄讞委员,1909年改官京师,任大理院刑事第三厅推事,191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第八次万国监狱改良会”,并参与考察各国监狱制度,历时10月,18个国家。归来时,已改朝换代,旋被补荐民国内务部警政司第一科佥事兼秘书处弁事,并当选为众议员。由于金城的建议策划,北洋政府将清廷承德、奉天行宫书画文物移回北京,于1914年建立了古物陈列所并对外开放。1920年,金城主持创建中国画学研究会,罗致北京画界俊彦,招生授课,培养画学新进。又与陈师曾、周养庵等组织了4次规模很大的中日绘画联展。1926年,金城由日返国,病逝于上海,年仅49岁。

       金城为民初北京画坛领袖,又是南北方画界、中日画界联系的主要纽带。他提倡以宋代工笔画传统为画学正宗,以明清文人写意画为别派,大量临摹古物陈列所和私家所藏历代名作,在正统派和中西融和派之外,树起一面以古为新、以宋元为宗,振兴画学的旗帜,对前半世纪中国画坛特别北方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金城是一位诗、书、画、印兼擅,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兼能的艺术家。他不以画谋生,而是把振兴传统绘画看作一种文化责任。其山水画,多临、仿或综合前人,丘壑严整,笔墨繁复,著色清丽;其花鸟临仿与写生创作兼而有之,以工为主,间或写意,比山水更具个人风格。金城逝世后,其后人搜购流散作品达三百张,惜在历次动乱中毁散。

 

       姚华(1876-1930年)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巩人,光绪三十年中进士,同年保送日本学法律,1907年归国,任职于邮传部。入民国,被选为临时政府参议员。历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北京美专教员、京华美专第一任校长。1926年,患脑溢血,左臂偏残,遂自号姚风。1930年,病逝于北京。

        姚华是近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著有诗、词、曲、赋及各种论文31卷。其画无专师,四十岁后才致力画山水,间作花卉杂物。 自谓“予岂能画?诗而已,书而已。”其书法,20年代以小楷名世,亦善篆、隶、行书,楷书多出于北碑,笔先顿而后曳,方劲有刀刻意趣;行草雄健肥厚,有颜字之势而实近苏字之形。其画山水喜勾皴,丘壑繁密,笔势外张,有一股苍郁之气。画花卉或偏锋尖利,或中锋圆厚,又偶作指画、人物画。

 

       广东地区画坛

 

       广东地区(主要是广州和香港)画家,不象江浙皖那么多,也不象上海、北京那么集中。晚清以来,广东出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并成为近代中国改良和革命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民初,广东画坛与各地的交流增加,许多年轻画家纷纷到海外、上海和江浙地区学画,艺术思想和艺术社团也空前活跃起来,出现了折中中西的岭南画派和坚守传统风格的国画研究会。

 

       重要画家

 

       高剑父(1879-1951年),名崙,字剑父,广东番禺圆岗人。幼从季父学于药肆。后得从兄高祉元介绍,投居古泉之门习画。后得收藏家伍懿庄助入澳门岭南学堂,从法人麦拉学木炭画。世纪初,赴日游学,识廖仲恺夫妇、入同盟会,参加日本著名美术团体白马会及太平洋画会,深受日本画家竹内栖凤、桥本关雪的影响。归国后,与其弟高奇峰在上海创审美书馆、真相画报;又在广州创平民画报、时事画报,宣传革命,参加起义斗争。辛亥后“退居林下”,专心于“艺术革命”,创办春睡画院,招授生徒,以“折中中西,融会古今”为旗帜,倡导国画改革,成为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1921年,曾主持广东省美术展览会,1931年游印度、锡兰、缅甸,登喜马拉雅山。历任广东美术会会长,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著有《蛙声集》《佛国记》等。

       高剑父主张以画“唤醒国魂”、描绘现实生活,反对复古,提倡国画革命。其“折中中西”,主要把日本画描绘光、色、空气的方法与传统作笔的方法结合起来,赋予作品以更强烈的感觉真实与现代的民族性。其作品,虽画风景、动物、花木,却多有寓意。有时感时伤世,描绘事件,充满高吭激奋之情,有时又画残红病羽,苦竹寒芦,寄托一种避世的消沉。喜用熟纸,恣纵奔放的用笔与朦胧的渲染常能恰当融会,流露一种恢宏强悍但又沉郁苍茫之慨。晚年作品写实性减弱,写意性加强,自称“新文人画”。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方人定、苏卧农、黎雄才、关山月、杨之光等。

 

       高奇峰(1889-1933年)名嵡,字奇峰,高剑父弟。幼从剑父学画,16岁时与兄经营花玻璃。后东渡,入同盟会,研究日本画。归国后在上海主持真相画报,1916年因反袁世凯而被北洋政府通缉,亡命日本;未几袁死,返上海主持审美书馆,1917年回粤任教于广东工业学校和岭南大学,并设“美学馆”课徒。后因病结庐于二沙岛,名其居曰“天风楼”。1933年准备赴柏林主持“中德美术展览会”,行至上海病发,故于华山医院,年仅45岁。

       高奇峰擅长画花卉和翎毛走兽,尤喜画猛兽、猛禽、骏骑,借以寄寓“俯视苍茫有所思”的英雄主义情怀。与其兄同致力于传统画法与西洋画法(主要是日本画法)的折中结合,常以墨、色交溶的方法,表现出对象与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层层渲染刻画时空的变化和晴光明灭的感觉,又常用“撞水”“撞粉”法表现树干的肌理与质感。用笔泼辣生动,又时而精勾细描。其画风,有近于高剑父苍劲的一面,又有自己隽秀雅逸的一面。弟子有黄少强、赵少昂、周一峰、何漆园、容漱石、叶少秉、张坤仪等。

 

        陈树人(1881-1948年),名韶,字树人,广东番禺人,少时与剑父同师居廉,20岁与居氏侄孙女居若文结婚。1904年,任香港《广东日报》《时事画报》主笔,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1906年赴日留学,就学于京都美术工艺学校,1911年返国,鼓吹新中国画。不久再东渡,于东京立教大学读英语与文学。归国后,先后被派往加拿大、上海作党务工作。又历任广东省政务厅长、国民政府秘书长、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等。抗战胜利后,辞职还粤。

       陈树人属国民党元老中的左派,在蒋氏政权中居高位而无实权,“身在魏阙,心存江湖”,大量时间投于绘画和诗歌创作。能花鸟和山水风景,重视写生创造;早期作品颇重渲染,喜画雄狮诸猛兽。成熟期的作品淡化了日本画影响,而风格与二高也迥然不同——从无高氏横绝的气势和感时伤事的苍凉感,而是恬淡、优雅、别致,笔墨平朴,有时流于刻露,但构图多奇,意境清朗,著色妍而不冶。陈树人擅诗,著有《战尘集》《专爱集》《自然美讴歌集》《寒丝山堂集》等。

 

       温其球(1862-1941年)字幼菊,号语石山人,广东顺德人。早年师从花鸟画家许菊泉,习恽南田一派。33岁投师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后归里,重理绘事,于山水花鸟鱼虫人物无不临习。50岁后上溯宋元,力求浑化。其山水,喜作青绿大幛,又喜作长卷(有广九路风光写生卷,约30丈)。尝见其仿石涛笔意山水小帧,结构简逸而笔墨厚重;又见其花果写生,纯用没骨法,着色雅淡而风格拙朴。温氏坚守传统,视二高一陈为“野狐禅”。1925年与潘致中等组织国画研究会,与新派对阵。

 

       潘致中(1873-1929年)名龢,字致中,号抱残,南海人。清末诸生,少即习考据、博览群书,画则初学四王,尤爱王鉴山水。中年后致力于石涛、王原祁等。晚年作品“渐入苍茫,亦含野逸之致。”又曾习西洋画法,作人体与素描,但反对中西折中,1923年,针对二高之新派,联合姚粟若、黄般若、邓诵先、李耀屏、卢振寰、黄君璧、户子枢、赵浩公等14位画家,组织“癸亥合作社”,并声明提倡“中国传统的艺术,有别于从日本抄过来的不中不西的混血的所谓‘新国画’。”26 两年后,扩展为国画研究会,并组织画展、创办刊物、进行星期日雅集。弟子有李凤公、卢子枢等。

 

        这一时期活跃于广东画坛的还有王竹虚(约19世纪中-1924年)、赵浩公(1881-1946年)、李瑶屏(1882-1937年)、李凤公(1884-1967年)、易大厂(1872-1941年)潘达微(1881-1929年)等,不具述。(未完待续)

 

注释:

1 转引自《吴昌硕年谱》第60页,林树中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2 杨逸《海上墨林》卷三。

3 《中国近代绘画》第32页。同注14。

4 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卷六称钱氏为湖州人,杨逸《海上墨林》卷三称“宝山人”。待考。

5 杨逸《海上墨林》卷三。

6 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第297页《画家钱慧安与民间年画》一文,是迄今考察钱氏与杨柳青年画关系最详的文章。文中记:他收集到的钱氏创作年画有:《春风得意》《麻姑献寿》《钟馗嫁妹》《皆大欢喜》《如会银河》《风尘三侠》《谢庭咏絮》《荷他赏鱼》《窦氏五桂》《琴瑟和合》《兰桂联芳》《弄璋如意》《登云近月》《南村访友》《东方朔》《骑驴过小桥》《端午呈瑞》《时还读我书》《荣轩锦绣》《三才美人》《莫干炼剑》《簪花美人》《三块瓦拌倒人》《湖山莺啼》《刘老老醉卧怡红院》《博庭欢宝玉赞孤儿》《庆寿辰宁府排家宴》……。遗稿有《渔父辞剑》《瑶池进酿》《名在丹台》《种树郭橐》《轻罗小扇捕流萤》《泉声吟危石》《蕉窗读易》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1991年。

7 林树中《吴昌硕年谱》第2页“1854年……杨伯润是年顷避乱到上海,在沪鬻画数十年。”石允文《中国近代绘画》第135页称杨伯润“咸丰庚申后,移家沪滨。”咸丰庚申乃1860年。待考。

8 吴东迈《艺术大师吴昌硕》云:“至于作画开始得更晚,大约在三十四岁时。”王个簃《吴昌硕画选前言》:“先生三十四岁起学画。这是他在诗、书、篆刻有了贯通领会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画笔初试便不同凡响。当时切磋绘画中与任伯年交谊最笃,引为知音。蒲作英、胡公寿、吴秋农、陆廉夫等也时相往还。”

9 参见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第二章。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郑州。

10 如果把海派视作一种具有地区风格特色的画派,我以为它宜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张熊、任熊、朱熊、周闲、王礼、胡公寿等为代表,中期以虚谷、蒲华、任颐、朱梦庐、钱吉生、吴石仙等为代表,晚期以吴昌硕、程瑶笙、王一亭等代表。所谓“早期”,主要在19世纪中后期,中期主要是19世纪末,“晚期”,主要在20世纪初。

11 关于吴昌硕与任伯年的关系,吴东迈《艺术大师吴昌硕》有较详的记述:“当时吴昌硕先生向任伯年提出学画的要求时,任要他他先画一张看看。先生说:‘我还没有学过,怎能画呢?任告诉他:’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吧!‘结果先生就画了几笔。任伯年看他落笔用墨不同凡响,不禁拍案叫绝,说:’你将来在绘画上一定成名。’先生听了感到诧异,还以为他在开玩笑。任伯年却正经地说:‘就现在来讲,你的落笔用墨已经胜过我了。’后来任伯年与吴昌硕成了至交,还曾向先生请教过书法。因此,他们之间并非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12 、翰海1999年春季拍卖第242号吴昌硕《剑气珠光图》(陈半丁旧藏),作于癸巳冬(1893年)时吴氏正好50岁。画一石、两枝牡丹,其清爽的用笔尚可看出任伯年的影响。陈半丁题曰:“缶师为任子伯年莫逆交,四十岁后始学画,笔墨浑古,出入于清藤、石涛间,与近今赵无闷相白中,此帧癸巳年画,时先生四十九岁,正与任子究心绘事时也。巩伯得诸砚裔,予见之爱不忍释,即以先生近作荔枝相易,重付装池,并识始末也。庚戌夏六月四日,山阴静山陈年记于金氏之绿庄严馆。”二日后,宝清又作边跋曰:“此幅在 叔伯年之间,而古郁过之……“。见《翰海1999年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近现代)图录》第242号。

13 参见郎绍君《论现代中国美术》第91-9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南京。

14 《黄宾虹美术文集》第33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北京。

15 何维朴《翠岭晴云图》题跋,见石允文编《中国近代绘画》第165页,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台北。

16 何维朴《富春大岭图》题跋,见石允文编《中国近代绘画》第166页,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台北。

17 杨逸《海上墨林》增录。

18 同注32。

19 陆兼之:《顾鹤逸先生及其画学》,《朵云》总第21期,101-103页。1989年2月。

20 陈小蝶《从美展作品感觉到现代国画画派》,《美展汇刊》,1929年4月,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驵发行。

21 石允文编《中国近代绘画》第99图,顾氏自题:“写生仿郭清狂,苔草纵横则学苦瓜和尚也,”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台北。

22 1888年(戊子,34岁)所作《人物山水册》,纯是王素风格。(见石允文、高玉珍主编《晚清民初绘画选》第78页,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台北。)1894年(甲午,40岁)即任伯年逝世前一年,所作《羲之书扇图》,人物工致,用铁线描,仍不类任伯年。直至1898年左右,才有作品近于伯年。参见《中国近代绘画(十二)倪田作品集》年历,台湾丰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3 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卷四。

24 石允文编《中国近代绘画》第189页《松溪客话图》题跋,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台北。

25 萧俊贤晚年何时由北京南下上海,众说不一。此取萧氏弟子姜丹书说。见《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第23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26 赵浩公:《国画研究会是怎样成长的》,见黄小庚、吴瑾编《广东现代画坛实录》,第31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广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