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图像中解读曾经存在过的意义

郑岩


文物出版社


 meishubao/2017031316170317125.jpg


从图像中解读曾经存在过的意义

郑岩

 

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壁画墓初步的讨论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将零散的材料构建为一个与历史背景基本相符的有机整体;二是在前一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解释,挖掘材料中所包含的文化史价值,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这一时期的历史。上编比较偏重前一方面的讨论,下编则注重后一方面研究,但二者互有交叉,并不因为行文风格的差异而截然分开。

在上编分区分期研究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本书对壁画墓的分区研究主要建立在考古资料基础之上,同时,壁画墓的分区情况也基本符合当时的政治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壁画墓集中的地区是不同时期的几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说明政治与军事的分割对于各地的文化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徐苹芳在评论宿白关于石窟寺分区的研究时指出:“宿先生对石窟寺分区的研究,可以说是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的分区树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他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指出了政治影响在考古学文化分区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

(二)由于各个政治中心的不断转移,一个王朝的墓葬往往集中发现在某一区域,随着王朝的更替,壁画墓的分布区域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北魏政权的分裂,壁画墓所集中的区域便由原来的洛阳转移到邺城和关中等地。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壁画墓的分区不仅体现了一种空间关系,有时往往也表现为一种时间上的差异。

(三)魏晋南北朝跨越近四个世纪,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理论上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革与政权的更替并不总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时常伴随着都城的迁移和人口的流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壁画墓的分期基本上与政权更替相一致,换言之,政权更替在壁画墓发展演变的历史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此外,由于军事和政治的对立,各地的文化面貌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壁画墓的进一步分期在各地区之间无法同步进行。

下编的第五、六两部分与上编分区与分期研究的关系比较紧密,所不同的是上编强调“分”,而这两项研究强调“合”。笔者基本的思路是将某一特定时段、特定地域内的材料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坐标中进行观察,来探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壁画墓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意义,而这种分析的关键则是对壁画主题的解释。

政权分立和军事对峙一方面造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碍,另一方面,军事征服与人口流徙又常常打破地域的阻隔,推动了各地区之间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之形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整体。因此区域之间的文化关系是魏晋南北朝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对河西地区壁画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该地区与中原地区密切的联系;同样,南朝与北朝壁画墓也是在互相的影响和作用中发展演化的。在同一个政权的统治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个不同的小区之间的壁画墓也有不同的特征,同时也处在彼此的联系中,这一点在对北齐壁画墓的分析中可以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来。

魏晋南北朝考古资料的过渡性特征表现在一方面继承改造了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产生了许多对后继时代有深远影响的新发明。将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就要时时注意与汉代、隋唐进行比较。通过对“邺城规制”的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些壁画墓在中国古代丧葬发展史中过渡性的地位与意义,观察从汉到唐墓葬壁画的具体变化。此外,魏晋南北朝是美术史的转型时期,“邺城规制”的出现,也体现了与礼制相结合的实用美术在这一背景下所发生的显著变化。一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必然会在文化上留下烙印,特别是在上层社会的考古学遗存中,这个问题会更为明显,邺城的壁画墓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政治权力对于艺术的影响。

图像分析是壁画墓研究关键的一个环节,本书第七、八两部分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借助对于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3号墓出土的一件漆盘的图像程序的分析,笔者讨论了南北朝墓葬中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为代表的高士题材在墓葬中的含义与功能,认为这些人物画像建立在一种程式化基础之上,原有的人物个性和故事情节被淡化,而成为理想化的隐士或神仙的象征。这类题材表达了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丧葬观念,因而受到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喜爱。在这一分析中,笔者强调壁画中的图像是整个丧葬建筑和礼仪行为的一部分,因而对壁画主题的理解不能脱离当时的丧葬观念。

在第八部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壁画粉本的借用和改造所产生的图像主题与形式之间复杂的关系,这类现象启发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反思,更自觉地探讨图像之间内在的逻辑与规律。魏晋南北朝文化还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这一部分所讨论的青州傅家墓画像石包含双重的文化因素,可以借此观察到中外文化互动的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所发生的变化。祆教美术是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新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青州傅家画像石资料本身也不够完整,因此这一讨论的意义主要还在于提出一点新的问题,而不在于最终解决问题。

此外,我在研究中还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和宗教观念在不同社会层面的反映。墓葬壁画所反映的更多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观念,即使在帝王墓葬中的壁画也必须符合当时通行的对死亡和丧葬的认识,因此这些图像大部分不是精英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像河西地区的魏晋壁画墓,则属于社会中下层。因此,当时所流行的玄学、儒学、佛教、道教等,在图像中的反映与在文献中的反映是有差别的,这些思想与墓葬的关系都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讨论。

像文字一样,图像也是历史的载体,它不仅能够印证文献的记载,同时也为我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新的角度,这也正是考古材料所具有的“证史”与“补史”双重价值的体现。由墓葬壁画观察当时的物质文化或其精神文化,所面对的是一些以“死”为中心的材料;但因为墓葬的营建、壁画的绘制,都是活着的人的行为,所以说到底,我们所探讨的仍是“生”的问题,即探索那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切。与文字不同的是,图像并不直接以“说”“云”“曰”的形式表达其思想,这些思想有时直露在那些“可见的”(即视觉的)形象的表面,有时又隐藏在形象的背后。这些图像在画家和与其同时代的观者看来,其含义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时移势易往往变得模糊不清。

立足于扎实的材料,着眼于个案研究的积累,注重基础分析和中间层面的研究,勇于在方法论上试验和探索,从图像中解读出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意义,这些应当是今天研究者的任务。具体到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的研究,未知仍然远远大于已知,本书的尝试都还是初步的,结论也是暂时的,我期待着新的材料和研究来刷新、修正、完善,乃至否定。

(此为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一书的“结语”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拼镶砖壁画等以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邺城规制”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画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墓葬中的功能;以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为例,观察外来文化影响下内地丧葬美术所发生的变化。本书注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加以探索和尝试。

作者简介

郑岩,1966年生于山东安丘。1988年毕业干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8~2003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进行研究访问,1998~1999年兼任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美术。

编辑推荐

郑岩先生《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一书是他在杨泓先生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我知道到目前为止对这一专题考古和文献材料最详尽的整理、综合和讨论。他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了对考古材料进行文化解释的可能性和具体方法,所做的尝试和提出的观点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本书第一部分对壁画墓考古材料进行基本整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在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分期。考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特殊政治和社会状况,特别是一元王朝中心的消失和地方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这种以地域为基础框架的梳理方法是合理的,与具体考古材料的内涵也是吻合的。在对考古材料的具体分析上,这一部分使用的基本分类和分期依据是墓葬建筑,特别是墓葬形制。有的地区(如河西、南京地区以及河北—河南—山西)具有特定时期内比较丰富的遗存,所作的分期就更为系统和可靠。

本书第二部分为个案分析,研究重心也从墓葬类型转移到对壁画的历史考察。著者的基本解释方法是把墓葬壁画作为墓葬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独立的绘画作品。这一命题是书中两个部分的联系点,同时也成为进一步探讨当时墓葬礼制和生死观念等问题的基础。每项个案的范围、性质和提出的问题不同,在第一个案例中,通过比较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与汉代墓葬壁画及二者所反映的思想观念,讨论了中国文化传统内部的时空传递和延伸。第二案例则集中于一个特定地区和时期,探讨了“邺城规制”壁画墓在东魏、北齐时期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壁画墓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三案例所研究的是墓葬壁画图像的意义,通过分析与当时流行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有关的各种例证,提出在特殊文化和礼仪环境中理解定型化图像的必要性。第四例与第一例呼应,讨论中外文化交流和互动的问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所研究的山东青州傅家出土的一组画像为了解当时“粉本”的跨地域、跨文化流传和使用提供了可靠证据。

本书的资料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特别是在方法论的自觉性上有所突破。所引用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也相当全面。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更多研究者注意和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