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品评新体系——解读《当代中国画品》

发表时间:

当代中国画品评新体系——解读《当代中国画品》

潘海涛


 当代中国画品评新体系——解读《当代中国画品》



人有人品,画有画品。中国画历来重“品”。

中国画的品,是指它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调,是画家艺术造诣、生活积累、文化修养、传统学习和思想情操在画中的综合总汇的体现。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经过上世纪的变革,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大创新追求的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也使得中国画在当代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可以说,当代中国画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主张越来越多元化,已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使当代中国画期待着一种新的、古今文化脉络相连的品评标准体系的建立,准确地评价当代中国画创作在思想、境界上的独旨之处。

恰逢其时,中国国家画院综合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组织全国20余位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以当代人的视角回眸传统,以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审视当代中国画的基本走向,历经四年努力艰辛,编撰一部六卷的《当代中国画品》丛书。这套丛书对在当代中国画创作领域里卓有建树的140余位画家及其作品统筹分析,依据画家作品各自的美学含量和风格分别列入所厘定的品评体系:即雄浑刚健的风格、虚和清远的风格、华美典雅的风格、苍茫高古的风格、温淳中和的风格、奇诡奥赜的风格。此六种风格,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画的风格特征。

《当代中国画品》在全面考察、论述入编画家作品的风格类型以及风格成因的同时,上溯此风格的传统之源,达到古今文脉贯通的学术目的,在“论”的基础上,确立入编画家在“史”学价值上的身份。丛书在文字述说的基础上,以图说的形式去追述新时期二十年为中国画做出学术贡献的人,展示他们日常的创作情态和心路历程,展示他们为社会所创作的绘画图卷,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情志。使得读者从中看到了当代文化影响下的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在作品中的显现,体验到了鉴赏画家那具有现代智性因素的绘画的审美愉悦。

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一开始就不单纯地拘泥于外表形似,而是追求内在的神似,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品格和人生境界。《当代中国画品》丛书编著者借鉴中国传统画学名著中如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杨慎的《升庵画品》,黄钺的《二十四画品》,以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综合他们对待中国文学、戏剧、绘画等方面的赏鉴方式和标准,本着立足民族文化传统,直面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的原则,拟定了当代中国画藻鉴雄浑刚健、虚和清远、华美典雅、苍茫高古、温淳中和和奇诡奥赜这六种风格类型。

中国画品评从“六法”到“四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进。创造民族的、传统的、时代的中国画作品是当代艺术家的自觉活动和必然选择,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体系也伴随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而变革。

中国画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遇于目,感于心,传之手而为象。”也就是说,品评中国画不能就物论画,也不是就画论画,而是主体、事物与艺术自身规律三者合一。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透视中国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中国画的品评,当以中国哲学精神为准则。在儒家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家必须有高尚的人品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等。而由中国画所昭示的自然、玄、真、静等艺术意境,则是老庄哲学精神在绘画艺术中的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存在的特性,导致了中国画家对“美”的认识多种多样。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形似,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当代中国画品》正是借鉴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古为今用,以美学品格分类的方式重新评估当代中国画创作。如此,不仅可以发挥中国画史在美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亦有利于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的自省与反思。

《当代中国画品》主编、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先生曾提出:中国画要“正本清源”。龙瑞先生认为,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民族绘画,在哲学基础、审美意识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若不弄清其本源,而一味强调“创新”,必然会立不住脚。从更深层次说,强调“正本清源”,是不丢掉民族文化立场,不丢掉文化的主体、内核。

中国画潜藏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比如说中国画讲求精神、韵致,而西画讲求科学,各有不同。我们必须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并扩大到画外。也就是说充分认识我们的民族传统,建立起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画品》正是依着重视传统、把握文脉、正本清源的原则,从艺术本真出发,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和未来之路。

时代在变迁,画家的神思,画家具有的哲学能量,画家诠释并传递的对世界、对时代的看法与观念也在变化,画家通过笔墨反映的时代精神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新时期以来中国画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但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尤其中国画现代转型之后各种风格主张的多元多样化与新的艺术品评标准与价值观期待重新确立。

可以说,《当代中国画品》是美学品格意义上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作出历史性地梳理,从而弥补了当代中国画在品评方式上的缺失。

《当代中国画品》不仅具有画史性质,更具有批评史的性质。在这个立场上,梳理当下纷复的发展轨迹,分类的价值取向很明确,是由承接中国传统之“源”所构成的批评范畴,体现了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种价值判断。这种品评方式的探索和建立,体现了一种当代的价值观。

对《当代中国画品》大型丛书的编纂成果,梅墨生先生预测,这是一部极具史学价值的书;是一部全面评述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的书;是一部确立画家在当代中国画史位置的书;是一部补缺当代中国画理论体系缺憾的书;是一部在编辑与出版模式上最具新颖性的书;是一部专家学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书。

其实我更觉得,《当代中国画品》的出版给当代中国画品格建立了一个新的评判体系。这一新体系的构建,既体现出传统风格美学的基本范畴,又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的基本审美精神,同时也是当代画家处身在上升时期的社会环境及其现代语境中,从形式技法到审美品格判断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指导方法之一。

                                                

相关文章